Book Summary: Skillful at speaking 2 by Weiwei Ma, etc.

好好说话2

一、用说话改变别人的想法
  • (一)将形式上的选择权给对方
    • 人善否定,那就让对方可以选择——“您可以,也可以”
      • 人性
        • 人倾向于选择不接受,不要轻易使用Yes/No句式。
      • 窍门
        • 用好“您可以,也可以”句式,在实际上不提供新选项的前提下,营造一种“有选择的感觉”,降低对方的抵触情绪。
          举个例子,有位做家政服务的保洁员,业绩总是比别人好。因为她在提醒客户充值的时候不是直接说:“您账户中的余额快要用完了,可不可以现在充值?可以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。”而是说:“您的余额快用完了,您可以等我回去之后再充值,也可以现在充值,如果现在充的话这笔充值就会算成我的业绩,您觉得可以吗?”前一种说法是在问“您要不要充值”,后一种说法则是在问“你是要现在充值,顺便帮我做个人情,还是以后再充值,花同样的钱还得不到一句感谢呢?”大部分人听到这里会觉得,同样是花钱,如果同时能够帮助对方充业绩,何乐而不为呢?
    • 人善犹豫,那就让对方可以后悔——给予退货
      • 人性
        • 面对犹豫的人,越是急着催,他可能越是会往后退。同时,人只要跨出了第一步,通常就不会回头了。
      • 窍门
        • 所谓犹豫不决,其实就是“只差一步就会同意”,也就是你的说服最接近成功的时候。越是到这种关键时刻,你就越是不能急,注意掌握力度,轻轻“推”上一把就好。比如
        • 只要对方做出了第一步决定,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。因为反悔意味着丧失掉他在做选择的时候,已经付出的时间和精力。而且,对于到手的东西,比如所谓“随时能退”的货品,再想割舍,还要再多做一次决定,大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意愿。这也正是为什么就算你提供充分的“后悔权”,真正后悔的人也不会太多。
    • 人善谈判,那就用求助施压
      • 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对方,也不一定总是合适的。特别是在需要给对方施加压力的场景里,更是要让对方意识到,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。
        “我确实很喜欢这件,很想在你家买,不过有一些店卖得更便宜,让我很犹豫,该怎么办呢?”这句话有三个意思:(1)明确表示赞美(我喜欢这件);(2)暗示负面因素(别家更便宜);(3)以求助的方式施加压力(你说该怎么办)。
      • 这种说话技术,不只适用于砍价。在任何需要“斗而不破”(也就是既需要给对方施加压力,又不希望彻底谈崩)的场合,都可以使用这个原则。
        比如,伴侣之间想给对方提意见的时候,往往会觉得说轻了没用,说重了又伤感情。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“甜咸比”的说话技巧,做出类似这样的表达:“我真的很喜欢跟你相处,不过×××实在让我很不舒服,你说,该怎么办呢?”
    • 人怕尝新,那就不把话说满
      • 人不愿意做新的尝试,往往都是因为尝试的成本太大。当我们想请对方参与一件事的时候,常见的误区,是把这件事说得太完美、太诱人,以致让对方产生压力。当我们试图迈出第一步的时候,心里想的往往都不是收益,而是这次尝试的成本。此时,你煞有介事地强调对这件事的期待,就等于在对方心里增加了砝码。压力越大,主控权越低,对方反而越不敢尝试。
      • 但如果你可以减轻他的压力,让主控权掌握在他的手上,他就会比较愿意尝试了。
        举个例子,如果是想要劝子女去相亲,减砝码也会比加砝码更有效果。如果你跟孩子说:“这个对象很难得,是你张阿姨努力帮你约来的!”或是“你二叔为了你的事,花了好大力气,你不去看看怎么行?”这些加砝码的话只会让子女觉得压力好大,觉得长辈把这次相亲说得像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样,到时候如果跟对方话不投机,还要陪着笑好几个小时……因此,子女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还是拒绝这次相亲为好。​但是,如果你是用减砝码的话术,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比如你可以说:“就去看一眼,聊几句,如果真的不喜欢,那你就随便找个理由走人,没关系,剩下的爸妈帮你处理好,不用有压力!”儿女听了就会觉得放心很多——既然可以提早离开,那就算话不投机也没关系,不如就试试看吧!
    • 人善拒绝,那就推迟真要求
      • 如果你提出的是一个“不情之请”,一个对方完全有理由拒绝你的请求,那么,不要把你真正的要求放在第一个问。你可以比较一下以下两种说法的区别,“常见的说法”是直接提出要求,而“更好的说法”则是先提出一个你不太可能同意的要求,让你拒绝之后再提出第二个真正的请求。这样一来,你出于歉疚,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请求了。
        常见的说法:“请问,您愿意为了我们的儿童慈善基金,捐十块钱吗?”
        ​更好的说法:“请问,您愿意为了我们的儿童慈善基金,捐助一百块钱吗?不方便的话,没关系,就算是十块钱,也很有帮助哦!”
      • 这种提要求的技巧会有如此惊人效果的原因是:一、后者看起来感觉门槛低了很多;二、你刚刚才拒绝了对方,心里其实总是会有一点过意不去的。所以当第二次,对方把要求突然降了下来,然后再问一次,你多少会希望能有个补偿的机会。毕竟,面对一个正当、善良的诉求,你如果连续拒绝两次,就会感到歉疚,也会担心“如果我做得太过分,对方会怎么看我”,这就是说服成功率大幅上升的原因。
      • 必须强调是正当的理由,并不是“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”的市井伎俩。
  • (二)给对方信任很重要
    • 千万别否定对方的感受
      • 你可以挑战对方的常识、经验、品位……但就是不要去挑战对方的感受。
      • 很多时候,你的话之所以不能说服对方,是因为对方觉得你根本没能体会他的难处。最常见的错误,就是“否认对方的感受”——对方觉得贵,你说其实不算贵;对方觉得麻烦,你说其实不麻烦。这都是在指责对方:“你不该有这种感觉。”
      • 要更好地说服对方,让对方相信你的话,你需要知道一个小技巧:销售员常用的三个“F”。
        • 第一个F,是“Feel”,“感觉”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要改变对方,你不能急于否定,反而得先承认“对方的感觉是真的”,主动向他靠近一步。这会降低对方的防卫心理,让他觉得你是有诚意要跟他沟通的。
        • 第二个F,是“Felt”,“感觉过”的意思。说完对方的感觉是真的,要再往前走一步,说你“体验过同样的感觉”,让对方相信你跟他在同一条船上,这样你跟他的关系就会更近一步了。
        • 第三个F,是“Found”,“发现”的意思。当对方开始信任你,觉得你跟他站在同一边,是真心了解他的感受的,这时候你再话锋一转,去谈你现在发现的新感受、新体会,对方也就容易被你说动了。以上这三个“F”的步骤,最妙的地方就在于,它会让你的话听上去不像在说教,而是一个有共同经历的过来人,在分享自己的经验。后者的说服力,是远远高过前者的。
          有经验的地产中介则不会否定顾客的感受,相反地,他们会先表示现在的房价确实是太高了,然后分享自己对高房价的抱怨,甚至跟顾客吐吐苦水:“天天带人看房子,可是自己却买不起。”传递出“我跟你有过共同的经历”的感觉,最后才把话题引到“买房子,还得是一分钱一分货”的上面。
    • 千万别猛夸事物的完美
      • 别人会对你的推荐打折扣,主要有两个理由:第一,觉得你的推荐不真诚。第二,对方感受不到这个事物特别适合他。
      • 所以,与其把你推荐的东西夸得天花乱坠没有死角的好,可以满足所有需求,倒不如通过“自曝其短”的方式,让你的推荐显得真诚并且真实。想让人接受你推荐的东西,与其无的放矢、漫无边际地彰显优点,倒不如承认它有缺陷,只是这个缺陷正好符合另外一方面的需求,所以反过来说也可以是一种优点。转过这么一道弯的优点,才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优点。
      • 当然,这个话术的本义不是要强调这些缺点,刻意贬低自己推荐的东西,而是要把重点放在“不合适”上,也就是纯粹的“需求不符”。只要按照“缺点很可能是另一方面的优点”这个思路去想问题,人人都能成为金牌推销员。
        从弗莱德曼的经验里,可以提炼出一个很有用的说话原则,那就是先否定再肯定。下次给别人做推荐的时候你可以试试这样说:“如果你想要的是×××,那就不太适合你,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×××,那就一定得选这个!”这样说,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恳,还会觉得你很体贴,有针对他的需求去推荐东西。
      • 这个技巧,不只可以用于评价客观事物,也可以用于推荐人。
        举例来说,你的公司要推举专案的负责人,你想推荐某个同事,但又怕他以后表现不如预期,到时候反而搞得自己责任很大,对大家不好意思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说:“虽然我跟他合作的次数不算多,但在那几次经验中,他都表现得很有领导力,如果他这次也能发挥同样的实力,我觉得他就非常适合这个工作!”
      • 总之,用自己的经验,作为评论的基础,主动限定评价的适用范围。这样做,既可以避免自己承担无限的责任,也可以增加你这番话的可信度,更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靠谱的人,可谓一举三得。
    • 千万别成为对方的敌人
      • “我猜您一定听过很多/觉得/考虑/担心……不过呢……”这个开场白,就可以很好地营造这种效果。总结一下这句话的两个目的:(1)让对方产生好奇,吸引他的注意;(2)调整你的位置,你不再是站在对方的对立面,而是站在他的旁边。
      •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,都可以使用这个说话技巧,让对方感到你跟他是站在同一边的,从而增加对你的信任度。
        比如,跟老板汇报提案的时候,你可以在一开始就说出老板的顾虑,来获取他对你更多的信任。举例来说,假如你的老板是个特别抠的人,最在意的永远是预算,那你就可以这样开场:“我猜,您现在主要顾虑的是预算从哪里来,不过您先别急,等一下我就介绍给您听……”当你一上来就点破老板的顾虑,那他就可以专心听你讲后面的内容,不然老板会一边听你汇报,一边在心里嘀咕:“那钱呢?钱从哪儿来?”你可能就是白讲了。
    • 千万别只说空洞的承诺
      • 很多事情不去行动,就是停留在“动机的愉悦”中。比如,谁都知道减肥对身体好,聚餐可以增进感情,然而,单是动机,聊一万年,也聊不成行动。
      • 总之,当你想推动一件事情落实的时候,不要让人去想“做不做”,而是要让人去想“如果做这件事,会有怎样的细节”。对细节的想象,可以帮助落实一件事。在讨论细节的过程中,人们好像立刻就“参与”了进去,那么这件事就不再遥不可及,而是一下子拉到了我们面前。
      • 不要以为这招只适用于引诱人吃东西,在增强自律,例如让人节食方面,“想象细节”,也仍然是一种成功的思维引导话术。
        比如说,你的朋友想减肥,却总是停留在嘴上说说,这个时候如果你只讲“控制饮食”是没用的,倒不如直接问他:“那你晚上想吃什么?”
  • (三)引导他人思考
    观点的差异,通常都是由于思路不同。想要改变他人的想法,就要注意理解对方是怎么想问题的,并且善于将别人引导到你所预设的思路上来。
    • 1.反向激将法
      • 绝大多数人,都是被奖励推着走,被惩罚逼着退。很多人在敦促别人做事的时候,都会使用“激将法”,也就是通过批评目标对象,或者称赞他的对手,激发其羞愧感,使其为了避免愧疚而奋发努力,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。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激将法,往往都是错误的,因为“激将法”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惩罚,而惩罚一定会带来极强的挫败感。尤其是亲近的人这样做,我们会感到特别受挫,甚至觉得被背叛。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遇到这样的挫败时,仍能毫不退缩地勇往直前。绝大多数普通人,都是被奖励推着走,被惩罚逼着退。所以,想要激励别人,可以多用奖励的办法。
        常见的说法:“隔壁的××是不是又考了第一名?我听说他每天回家,第一件事就是把功课写完,他这么优秀,你能不能多学学人家啊?”更好的说法:“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××?家长会上,他妈妈抱怨了好久,说他作业都乱写一通,让他妈妈这么操心,实在是太不应该了。幸好你不一样,玩归玩,至少还会把功课好好完成,让我不用那么担心,对不对?”
      • 把惩罚变成奖励,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。你只需要反向使用激将法,也就是通过贬低其他人,抬高目标对象的自尊感。这里有个关键的说法:幸好你不一样。这两种话术的差异是,“反向激将法”是靠赞美目标对象,贬低他的对手,来激发目标对象的自豪感,让他为了“维护自豪”而努力。这样既能维护你们双方的感情,又能让对方产生由内而外的驱动力。
        再举个例子,伴侣之间经常会有一方希望另一方能做出一些改变,假设女生希望男生能多陪陪自己,很多时候女生会直接提出要求,并且称赞目标对象的对手。通常的讲法是:“人家××的男朋友经常带她出去玩!你呢?你的世界里只有打游戏!”
      • 而更好的说法应该是:“我听说,××一点都不在意女朋友的感受,一天到晚都在跟各路狐朋狗友厮混,完全不留时间给他女朋友,幸好你不一样。我的闺密都说你是个很体贴的男朋友,我做什么你都会陪我的,对不对?”
      • 即使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真的缺乏自尊,如果你想催促他改变,也不是通过进一步的刺激和压力,而是先要帮助他建立自尊,然后再做改变。
    • 2.正面检验策略
      • 如果想让别人往好处想,那就往好的方向问。
      • 通常,一件事同时会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聪明的人,就会利用这一点,用言语引导对方,让对方多关注特定的一面,进而影响对方对某件事的评价,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正面检验策略”(Positive test strategy)。正面检验策略是人的一种心理惯性,简单来说,当你问对方对一件事的看法时,他会倾向于根据你的提问方向,从过去的印象中尝试寻找能够符合的地方。
      • 这种技巧不光可以用来推销商品,鼓励别人正面思考的时候也很有用。
        购物的时候会犹豫,就是因为客人选购时,发现有喜欢的一面,但也有缺点的一面,要推他一把,就要引导他往喜欢的一面去思考。
        以鼓励孩子为例,身为父母,希望能让孩子对学校有个好印象,你也可以问问孩子:“你在学校,最喜欢哪堂课?为什么呢?”“喜欢和哪个同学一块儿玩?”“今天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?”像这种提问的方式,相比于“学校好不好玩”“同学对你好不好”之类的提问,更能培养小孩的乐观心态。
      • 反过来,如果你想让别人宣泄他的不满或委屈,也可以试试反向操作,诱导对方主动说出负面的情绪。
        例如,你的伴侣平时工作压力大,下班回家后,你就可以问问他:“今天公司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烦心事?”“最近手上的案子是不是很麻烦啊?”相较于“今天过得怎么样”这种提问,对方会更乐意跟你倒苦水,心情也会舒展很多。
      • 总之,你可以根据目的的不同,来决定要正向或是反向操作这种“正面检验策略”。如果想让别人往好处想,那就往好的方向问,如果想让他宣泄情绪或不满,那就往坏的方向问。
    • 3.让别人自己得出你想要的结论
      • 比起别人的结论,人更相信自己的答案。
      • 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,往往是直接给出我们的结论。可是,一般人听到别人下定的结论,都会本能地有一丝怀疑。所以,比起直接给对方结论,不如丢出问题,引导他自己去找出答案。毕竟,比起别人的结论,你也会更相信自己的答案。
        里根当年在进行电视辩论时的说法:“各位,你过得比四年前更好吗?你觉得经济比四年前改善了吗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你投给民主党吧;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,那你还有其他选择。”有没有感觉到,这段话的效果很不一样呢?里根问选民“你过得比四年前更好吗”,他没有给出结论,而是提出问题,并让选民自己找答案。而且,这么说比直接对民主党发起攻击,听起来也更有风度。
        不过,你是不是有一个小疑问:万一大家觉得,现在的确过得比四年前更好了,岂不是弄巧成拙吗?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,因为大多数人回忆起过去,都会觉得比现在更美好。英文有个说法,叫“过去的好时光”(Good old days),说的就是这个现象。
      • 这个说法的重点在于,你要预先想清楚,对方最可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,然后再让对方“自己”去得出个结论。如果不是很确定,就不要这样提问。比如说,对于一个正春风得意,觉得自己总算时来运转的人,里根这套提问就不好用了。
    • 4.假装抛硬币
      • 一个犹豫不决的人,他真正遇到的问题,不在于A跟B本质的好坏,而在于这个人“无法自我说服”。他选A也好,选B也好,选来选去他都无法说服自己“这个是最好的”。因为害怕后悔,所以才会纠结。
      • 当对方在A和B两个选项之间举棋不定,他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喜欢谁的时候,你可以这样说:“既然想不明白,不如就抛一枚硬币决定吧!正面就选A,反面就选B!”
      •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:在两个选择之间,你越是犹豫不决,就越是代表这两个选项其实好坏都差不多。否则,如果差距很悬殊,根本就不会那么难决定。既然差别不大,哪怕是你随便选一个,不管是A还是B,其实都不算错,你也都可以接受。而你之所以为难,只不过是因为你害怕做决定,害怕以后会后悔。既然如此,倒不如现在就看看你会不会反悔,而抛硬币就能起到这个效果。假如结果是正面,也就是选A,此时对方可能有两种反应。
      • 第一种反应,对方很爽快地说:“好,我知道了,我会去拒绝B,跟A在一起!”这种反应当然最好,因为他已经做出了决定。
      • 可是,更微妙的反应是第二种,也就是看到硬币是正面,当下他就迟疑了,甚至有点伤心,他有可能会说:“可是……这样真的好吗……会不会有点太草率了……那个B……各方面条件真的很难得啊……”此时的反悔,其实就是一种决定。因为这就表明对方在不知不觉间,已经把天平向B倾斜。
      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我们抛硬币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帮对方做决定,而是帮助对方明确自己的心意,自己说服自己。毕竟,与实际遇到的不顺利相比,“错过”才是最让我们心有不甘的。只可惜,很多时候后悔都是在事后。就算到时候想要重新选择,往往也都是“悔不当初”了。而这个“假装抛硬币”的游戏,就可以让人在选择之前,先感受一下后悔的感觉。总之,要说服一个人,最强大、最有效的武器,其实就是这种“后悔的感觉”。既然我们做很多事情,都是为了避免后悔,那就正好可以利用“反悔”这件事,来帮助别人做出决定。
      • 要尽量把“抛硬币做决定”这件事说得很严肃,让对方在抛硬币之前,真心觉得抛出来的结果就是最终的决定。只有这样,随之而来的后悔,才能体现其真实的心意。如果对方始终觉得,抛硬币做决定这事太儿戏,你也可以直接告诉对方其中的道理
      • 这个游戏也可以自己跟自己玩:当你陷入犹豫不决的时候,比如选择找工作还是继续深造,你可以抛一枚硬币,然后留意自己在看到正反面的时候,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是什么念头。是接受还是想要反悔?反悔的冲动有多强?
    • 5.自我一致性

    • 会对产品挑毛病的人,恰恰是对产品感兴趣的人。如果没兴趣,何必多费唇舌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健身很有必要的!虽然要花些时间,但是只要你坚持做,对身材和健康都有很大的帮助,您要不要办一张健身卡试试看?”
    • ​更好的说法:“有健身的想法,就说明您一定是个积极并且愿意做出改变的人,对吧?我知道坚持健身不容易,很多人都不愿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,那您愿意吗?”
    • 正所谓“嫌货才是买货人”,一个人会对产品挑毛病,恰恰是因为对产品有兴趣。如果一点兴趣都没有,就不会多费唇舌了。所以,面对表现出犹豫,找理由拒绝的人,不应该重复产品的优点,或是和对方争论利弊的问题,而应该强化对方的“内在诱因”。

    •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,第一种说法,是强调了产品客观上的优点,希望对方了解到这个产品的价值。但很多时候,别人拒绝,并不是因为产品不够好,而只是因为成本太高。在这种状况下,再怎么强调外在的好处,效果都不明显。而第二种说法的高明之处,在于它跳脱了外在的利弊,去诉诸对方内在的诱因,利用了人的“自我一致性”进行说服。对一个人来说,如果他肯承认自己拥有某种“人设”,那他就会尽量去维护这个人设,以确保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尽量维持一致,贯彻这个人设。

    • 你的推荐要让别人难以说“不”,不应只强调客观上它有多好,而是要把对方的利弊考虑转换成“我是个怎样的人”这样的问题,让他自己说服自己。

    • 这种说服技巧,特别适合需要激励他人的场合。但是对于人设的选择,不一定要让对方口头确认。在很多事情上,人只要踏出第一步,其实就已经显示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这时候,你只需要点明这个事实提醒对方,他的行为已经证明了某种“人设”,他就会为了维护“自我一致”而做出改变了。

    • 需要警惕的是,有时候骗子也会利用你的自我同一性,把你框定在他预设的人设里。比如,先问你“想不想发财”,再给你讲“富贵险中求”“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”之类的道理,让你接下来对无论多么不靠谱的商业计划都失去防御心。所以,当你觉得不对劲的时候,要意识到人设并不是绝对的。比如“我是一个能接受风险和挑战的人”,并不意味着“我是一个无论风险多大都会硬上的人”。

    • 6.让你说“YES”的特色反问法

    • “特色反问法”的诀窍,就是一句话里要包括三个要素:特色、价值、反问。
    • 以推荐手机为例,用“特色反问法”就会这样说:
    • (1)特色:“这部手机有前后2000万像素”。所谓“特色”,就是要挑出商品的某一项特征来重点介绍。比如说相机的像素高,这就是特色。而且,不要贪心,一次只强调一项特色就好,以免分散焦点。
    • (2)价值:“拍照特别好看!”所谓“价值”,就是要具体说明那项特色,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。比如说相机像素高,特别适合拍照,这就是价值。
    • (3)反问:“现在手机功能都差不多,挑手机不就该挑拍照功能强的吗?”所谓“反问”,其实就是在求取共鸣,把刚才阐述的好处,提高成一种衡量商品优劣的标准,再反问对方同不同意。这个“标准”可以是挑选同类商品的标准,比如买手机就是要挑像素高,你也可以说这是对现代人生活的重要价值。

    • 比起“陈述句”,用“反问句”更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同。比如,如果是用陈述句“买手机就是要买拍照好的”,这会显得比较武断,容易让人感到抗拒。但是如果是用反问句的话,态度就比较柔软,像是在征求对方的意见,这样他就没那么抗拒了。
    • 同样的道理,如果你觉得朋友的饮食习惯不太健康,想推荐一家素食餐厅给他,也可以利用“特色反问法”这么表达:“(1)我最近发现一家素食餐厅,菜做得特别清爽(特色);(2)少油少盐很健康(价值);(3)吃饭不就是健康最重要吗(反问)?”
    • 二、用说话打破交流的困难

    • (一)没有必要发生争吵
    •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,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。有时候是因为没有照顾到对方的预期,有时候是因为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,有时候又是因为对方心里有顾虑不便明说。会说话的人,能够提前预见这些情况,有时只是多说一句话,就能避免无谓的冲突。
    • 对于亲人:挑对人设再开口

    • 话该不该说,往往并不取决于这话本身有没有道理,而是说的人对不对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感情的事情要顺其自然,早结婚早生子的人也未必幸福,现在离婚率越来越高,还是拼事业更靠谱!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爸妈,我知道这话不该我说,只是从身边很多人的经历来看,早结婚早生孩子,未必就是幸福的,还得是遇到对的人才行。缘分还没到的时候,还是拼事业比较靠谱啊!”
    • 这两种说法的根本区别,不是观点或者内容,而是后者在说话之前,先打了一剂“预防针”。预防什么呢?预防你的“人设”在对方心里激起的反弹。要知道,很多时候你说的话本身是对的,但是因为你的身份地位不对,所以听起来会很刺耳,让人觉得不舒服。就好比父母催婚,你的“人设”是子女,要体谅父母的心情。可是,如果你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,觉得结婚生孩子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,趁年轻拼事业才是正途,当然就会让父母觉得,你根本没拿他们当回事。这才是他们会难过的真正原因。

    • 在明知道人设不对,又必须为自己辩护的时候,怎样才能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,又降低了对方的反感呢?你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作为开场白:“我知道,这话不该我说。”
    • 在直接强调过高KPI的负面作用之前,你最好是先调整人设。比如你可以这样说:“老大,我知道这话轮不到我说,但是客观地看,KPI定得这么高,有些同事会觉得,反正达不到,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。您看能不能调整一下呢?”这样说,才不会显得像在对领导指手画脚。
    • 当然,“这话不该我说”这句话本身并不能说服对方,它只是未雨绸缪,帮你降低因为人设不对造成的道理被打折扣的风险。你必须得先确认,自己接下来要讲的道理是客观的、正确的、有依据的,这样才可以放心使用这个说话技巧。

    • 对于争辩:被要求站队怎么办

    • 社会上充满了争议话题,无论你选哪一边,都会得罪另外一边,而明显地打马虎眼,又可能两边都得罪。所以很多人会劝你,少对这种议题发表看法。可是,万一被迫选边站,又该怎么办呢?你可以试着通过厘清定义的方式,帮助双方化解冲突。

    • 这是因为,日常生活的三观冲突,往往都是来自“前提”的不同。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正是因为双方是从“公”和“婆”这两种不同的前提出发,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定义,才会对同一件事情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。

    • 除了被要求站队的时候,任何需要表态,然而确定的答案有可能引起冲突的情况下,你都可以使用这招。比如,有人问你“喜不喜欢×××”,你也可以回答“看你怎么定义了”,因为任何事物都有诸多层面,有些值得喜欢,有些不值得喜欢,只讲你自己的喜好,而不是评价那个对象,就一定不会得罪人。

    • 对于商家:规定是你能想到的最烂的借口

    • 要知道,别人之所以要申述,要表达不满,就意味着他认为规定并不合理,他不愿意接受。也就是说,对方当然知道“规定如此”,而他恰恰是认为这个规定没有道理,所以才要投诉。这时候,越是强调“规定就是规定”,就越是惹人生气。虽然大家都知道,规定不是你定的,但是因为你工作在第一线,有诉求肯定就直接向你反映了。

    • 因此,面对客户的质疑,正确的做法不是去重复规定这个“结果”,而要讲清楚里面的“因果”。也就是解释清楚这项规定的来龙去脉,是基于什么目的被制定出来的。要让对方知道,他之所以觉得规定看起来不合理,只是因为没有了解规定的全貌。

    • 人很奇妙,如果只看到规定,就会很容易觉得不满,但是一旦了解了规定背后的苦衷,往往就更能谅解和接受规定。因为单看规定,只会觉得是限定,理解了背后的缘由,才能意识到自己是被当成人来尊重的。

    • 人很奇妙,如果只看到规定,就会很容易觉得不满,但是一旦了解了规定背后的苦衷,往往就更能谅解和接受规定。因为单看规定,只会觉得是限定,理解了背后的缘由,才能意识到自己是被当成人来尊重的。事实上,这种解释不需要多全面、多深入,只要提供比对方所知更多的细节即可。了解更多的细节,知道更多背后的原因,本身就是一种安抚。就好比堵车的时候,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,为什么会堵成这样,虽然丝毫不能帮你早点回家,但却可以让你没那么心烦。

    • 对于歧视:别人DISS你,千万别入坑

    • 层次高的人,才有不跟别人一般见识的心境。这不是妥协,而是特权。

    • 面对负面的刻板印象,或是各种职业、地域、年龄、性别歧视,不管是生气地怼回去,还是试图讲道理,都没有跳出对方的打击范围。因为,当对方歧视你的时候,心里已经预设了你“一定会在意”。所以,如果你怼回去,他就会觉得是戳中了你的痛处,你很介意被这样说,才会勃然大怒;而如果你冷静地试图讲道理,他就会觉得是因为你很在意这件事,才会大费周章地自我辩解。想象一下,当对方嘲笑你是“剩女”的时候,如果你反唇相讥,对方会觉得你急了,可见你也很在意嫁不出去;而如果你摆事实讲道理,说现在不嫁人其实也没什么,对方又会说:“我不过就是说说而已,你那么紧张干什么?”是不是很让人生气?对方的这种做法就叫“两头堵”。也就是说,无论你是愤怒反击还是冷静说理,都会被看成是对这种歧视的认可。

    • 面对歧视,更好的做法是站到更高的层次,对其进行“降维打击”。最有效的做法,就是简单地回应对方:“你会这样想,很正常。”为什么说这是一种“降维”呢?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:“你的眼界比较低,讲的话水平自然也不怎么样,你这种层次的人,当然只可能这么想,我连反驳你都觉得没必要。”

    • 进一步来说,如果你这样讲,对方很可能就会反问:“说我这样想很正常?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这时候,你就可以顺着他的话,讲清楚自己的立场。你一没动气,二没自辩,反倒是很温柔地替对方“开解”,表现出包容的风度。而这样的鄙视,才是最让对方难受的。同时,也可以真的表现出善意,耐心地向对方说明为什么他不理解你。
    • 比如:“很多人觉得女孩子学历高,嫁不出去,这样想很正常。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圈子里,大多数女孩子没有自己的事业,嫁个好人家是唯一的出路;反过来说,很多男生本身层次也不高,害怕女孩子太有本事,会让自己自卑。处在这种生活层次的人,当然会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不好啊!”这种程度的反驳,针针见血、拳拳到肉。
    • 说这句话的时候,要注意语气。如果你是高冷的人设,语气应该是平静中带着一丝鄙视,鄙视里带着一丝谅解,谅解中带着一丝真诚。当然,你也可以面带微笑耐心解释,既可以话里有话,也可以完全真诚。这完全取决于你觉得对方是不是不可救药。

    • 对于医生:为什么给我看病的医生很冷漠

    • 医患纠纷往往是由于沟通不良,而沟通不良,往往是因为不理解彼此的立场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医生,你给我拿个主意吧!到底是拔牙,还是装牙套比较好呢?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医生,没有别的意思,也不是要您给我指示,我只是好奇,如果是医生您碰到我的状况,您自己会怎么选呢?”
    • 就算病患再怎么想得到一句明确的承诺,为了自保,医生还是会想避免不必要的责任,只愿意给出不会出错的“标准答案”,也就是病人最不爱听的“不一定”,或是“看状况”之类的话。这样,就难免显得拒人于千里之外了。

    • 如果只是分享个人意见,医生就不太会因此卷进纠纷。这样一来,他们就不会有太多顾虑,愿意跟病人多分享自己的看法。这些“个人看法”不能拿来问责医生,反而是更具有参考价值的。毕竟每个人都是在打消顾虑之后,才能做出最为正确的决定。

    • 很多人际关系里的冲突和猜疑,都是来自“不理解对方的顾虑”。而进一步说,顾虑之所以是顾虑,正是因为对方不太方便讲得太明白,只能让你自己去领悟。所以,当你第一反应觉得对方有意冷淡,甚至是有意刁难的时候,先别急着发火。想一想,有没有可能是对方心里存在你没有意识到的顾虑?帮对方打消这个顾虑,你们才能进行融洽的交流。

    • (二)妙用尴尬,突破困境

    • 拒绝被贴标签

    • 我们反感被人贴标签,但又习惯先贴标签,再去感受。

    • 如果你不喜欢自己身上的某个标签,那就别等贴上来之后再撕,而是要在别人给你贴标签之前,让对方产生“这个标签真的适用吗”这样的怀疑。只要对方心里隐隐有一丝不妥的感觉,再来说明“情况不是你想的那样”,就会比较容易。

    • 为了破除对方的执念,不妨给他们设计一个悬念,让对方对于自己的判断产生不确定的心理。
    • 比如,对方问你哪里人,你可以先卖个关子,问他:“您看我像哪里人?”如果没猜对当然更好,就算猜对了,你还可以继续问:“您确定吗?”
    • 这里的关键,就是通过猜测让对方有迟疑。因为一旦他自己也犹豫了,就意味着,其实他觉得你这个人是不好归类的,这样你接下来就好办了。作为一个“非典型的北方人”,你再说自己不会喝酒,听起来就没那么刺耳,再拿这个标签逼你,就是撵鸭子上架了。
    • 有些人不喜欢卖关子,有些地位或者辈分比较高的人,你让他去猜也不合适。但是原则是一样的,那就是在亮明标签前,给对方留下悬念,让他对这个标签产生怀疑。
    • 比如,同样的意思你还可以这么表达:“您问我是哪儿人?一眼看不出来吧?其实我是××人,不过不那么典型啦!”这里没有反问,但是“一眼看不出来吧”这句话,其实也是在提醒对方,不要拿地域给你贴标签。
    • 回应别人表扬

    • 你越是说自己其实没那么好,对方出于客气,就越是要证明你其实比你说的好得多。经常有人说,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。因为,当你的成绩明显比别人好的时候,否定别人对你的夸奖,就相当于顺带着否定了那些不如你的人。

    • 把成绩归功于自己的努力,比如“我只是花了点笨功夫而已”,反而是最能让别人接受,也最能让夸奖适可而止的方法。谦虚还是要有的,但是谦虚的方向,不应该是否定自己的成绩,而应该是肯定自己的努力,借以说明自己“没什么了不起”。这是一个既不得罪别人,也不显得自满的好办法。

    • 问题不在于孩子,而在于家长。不是不该夸孩子,而是应该找对夸奖的角度。认真想想就会发现,不是孩子太难管,而是家长自己太自卑,害怕孩子有了自信,自己就管不住。而正是因为这种中国式的担忧,才导致整个教育文化都吝于给孩子赞美和肯定,反而让小孩普遍缺乏自信,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。不要觉得不该夸孩子,只要找对夸奖的角度,就能适当地鼓励孩子,也能照顾到听众的感受。举例来说,当别人称赞“你家孩子真聪明”的时候,你完全不用否认这一点,但是可以把话题引向“努力”这个方向。比如说:“这孩子,是挺努力的,也不怎么出去玩,放假了,也是天天在家看书。”或者说:“嗯,他对这方面是挺有兴趣、挺专注的。”

    • 不管人家夸的是你孩子还是你,诀窍就是顺着对方的话讲下去,但是少说先天的天赋,多说后天的努力。这样一来,既不用否定对方,又不用否定自己,更不会让人觉得你得意扬扬、自我膨胀,可谓一举三得。

    • 想让别人住口

    • 每个人都有不想被提起的过去。而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,当别人戳到这些痛处的时候,勃然大怒不是明智的选择。因为这会让那些本来就想伤害你的人窃喜,让那些只是无心之失的人觉得受到冒犯。

    • 预设对方“应该”了解自己感受的误会,在心理学上叫作“自我透明的错觉”。顾名思义,你对你自己来说是透明的,所以就误以为自己在别人眼中也是透明的。可是在别人看来,完全不是这么回事。他又没有读心术,怎么可能理所当然地知道你想说什么,又不想说什么呢?

    • 你要知道,越是难过,越不要用言语暴力逼对方屈服。因为敌意只能激发敌意,求助才能收获善意。即使你有非常强烈地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的冲动,也不能抓狂,而是要照顾对方的感受,用他易于接受的方式,表达你的要求。想要耳根清净,就得接受一个事实——有时候,用枪得不到的东西,却可以用鲜花得到。所以,强烈地表达感受,而非激烈地表达想法。你可以说:“请你别说这个了,我会难受的。”或者也可以用更软的语气说:“拜托啦,别提这个了,我心里不太舒服。”这不是命令,而是请求。对于无意中伤害你的人来说,请求一定比命令更有效。即使对方再怎么神经大条,无法察觉你的心情,你把话讲明白了,他们也总是会收敛一些的。

    • 希望搭上牛人

    • 作为“要加微信”的这一方,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件事上,你越是客气,就越容易把自己限定为单纯的“索取者”身份,想达到目的也就越难。你可能会问:“要不然还能怎么办?毕竟人家是大神,我只是小透明而已”。但是这样想就错了,因为无论地位有多悬殊,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都是“对等”,完全的索取和给予,既不现实,也不应该。而且,表面上的差距越大,你就越是不能妄自菲薄、自我否定,反倒是应该多想想,你有什么地方是能帮到对方的。

    • 关键不是你事实上能帮到对方什么,而是你有没有这个心意。谁都不喜欢“伸手党”,你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对等的交流对象,你所崇拜的人才能重视你,愿意跟你多联系。所以,在“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”这句话的前后,一定要附带一句“我能为您做些什么”,这样才显得有诚意。即使只是简单的一句“以后还有些问题想向您请教,能不能留个联系方式?如果您想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,也可以随时跟我聊啊”,也会大大提高你“套瓷”成功的概率。

    • 你可以从不那么隐私的联系方式入手,比如第一步先要电子邮箱,这种比较公开的联系方式,对方不太可能不给你。更有意思的是,你既然是当面要到的电子邮箱,所以当你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对方时,他也不太可能不理你。而利用这种方式,有两三轮信息往来之后,再要微信,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。

    • 如果遵循了所有这些原则之后,对方还是不肯加你微信,那也没什么好纠结的,因为你的目的不是“搞定”某个具体的人,而是尊重值得尊重的人,并且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人。

    • 老板单独相处

    • 老板不是想跟你交朋友,老板只是想展现出“亲切的形象”。

    • 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单独相处,大多数人有两种表现,要么是拘谨,要么是没分寸。

    • 有一类话题是永远有得聊,而且绝对不会出问题的,那就是“请教问题”。要知道,即使是私下跟老板聊天,你们依然是上下级的关系,所以,你挑的话题就应该符合下对上的人设。而“请教”,是最应景的。

    • 可以提出你自己的人生疑问,让老板有机会做你的“人生导师”。因为平常老板只是指导你的工作,但是这时候,正好可以请教工作之外的疑问,让老板有机会展现他的人生阅历,跟你分享他的价值观。至少也可以请教一下“如何处理工作和家庭关系”之类的问题,从工作自然过渡到生活,也可以让老板始终觉得有话讲,而且话题又不会太过严肃。

    • 但是要注意,当地位比你高的人分享个人故事的时候,气氛再好,你也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,反过来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;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,细致地追问对方没主动提到的事情。因为这样可能会让人觉得你有些得意忘形,没大没小了。

    • 如果对方真的是想跟你平辈论交,那他一定不会只顾着自己说,也会时不时反过来询问你的看法,对你表现出同等的尊重。遇到这样的情况,你倒是真的可以放下心防,把对方当成朋友。

    • 想说出感人话

    • 具体来说,要感动对方,一种做法,是讲一些专属于你们两个人,回想起来就会觉得很开心的记忆。比如初次相见的情景、你第一次感觉到心动的时刻、一起经历的重要事件。又或者是在哪个瞬间,你决定了要携手这个人踏上红毯。这些细节,甚至不需要在别人看起来有多浪漫,只要能让对方想到的时候会心一笑,回忆起感情中美好的那一面,就已经非常成功了。

    • 除了回溯过往之外,第二种做法,还可以是展望未来。你可以想象一下,即将开始的婚姻生活会是什么样子,你会许下什么承诺。重点和刚才一样,还是要有清晰、明确的细节。比如说,你俩工作都很忙,那就可以告诉对方,婚后每天起床要有一个早安吻。只要把这些细节一一呈现出来,就连“今天一起上下班,我负责做饭你负责洗碗”这种无比平实的描述,也可以打动人心。

    • 切记,细节不是越多越好,找到一两个最能打动人的就可以了,多了反而显得是在记流水账。

    • (三)学会道歉

    • 抱歉的真谛

    • 诚挚的道歉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因为我们通常会觉得,说出“对不起”这三个字,是件特别尴尬的事。而为了降低自己的尴尬感,道歉的时候,人们就很容易陷入三个误区,致使被道歉的人接收不到我们的歉意。

    • 第一个误区,是硬要在道歉最后加上一句“尾巴”,让道歉听起来比较轻松。比如在表达歉意之后,劝对方“别生气啦”之类的。而这个“小尾巴”,其实是会让人很抓狂的。因为在被你冒犯的人听起来,这是在暗示问题出在他身上,是他不懂放轻松,喜欢小题大做,才导致关系紧张的。可是,被伤害的人明明是他,你凭什么要求他就必须大气一点,必须看开一点呢?

    • 第二个误区,是在道歉的时候,加上了“前提”。比如“如果你觉得不舒服,那我可以跟你道歉”,这个逻辑听上去好像没什么问题,毕竟对方的“不舒服”,是你道歉的直接原因。可是归根结底,对方的不舒服,是因为你做错了。你是在为你的错误道歉,这时候强调“对方不舒服”这个前提,只会让人觉得,你是在怪罪他太敏感脆弱。

    • 第三个误区最严重,是在道歉时还要加上“但是”,试图为自己开脱。最常见的情况,是说完抱歉之后再加一句“(但是)我不是故意的”。从你的角度想,这是为了让对方心里好受些。但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,完全不是这个感觉,他会觉得你不是在道歉,而是在自我辩解,甚至是找借口。一个最本能的反应是:“不是故意的?不是故意的就可以这样吗?”所以,即使你没有说出“但是”这两个字,只要存在辩解的成分,这样的抱歉在对方听起来,就是没那么真诚和纯粹的。

    • “对不起”之所以会有力量,其实不在话怎么说,也不在内心怎么想,而是在于你是否充分展现出“羞耻感”(Shame)。羞耻感展现得越多,道歉就越有力量。也就是说,你越是让自己显得尴尬,就可以得到对方越多的谅解。道歉最大的诀窍,就是“不要怕尴尬”。

    • 如果你要为说错话道歉,你就应该简洁明了地说“我知道我的话伤到你了,真的很对不起”——停在这里,不要再说了。虽然这样可能会让气氛有点尴尬,不过别担心,你越尴尬,就能让对方越快消气。看到你这么丢脸,场面这么僵,对方通常就会很快消气,甚至还会主动打圆场:“好啦好啦!没事了没事了。”

    • 这里要注意的是,道歉的内容虽然要简洁明了,但是话说出口的时候,不要太流利、太大方,这样反而会显得像是排练过的,减损道歉的真诚感。因为谁都知道,真正被歉意和羞耻感折磨着的人,说话会有不由自主的停顿、磕巴、词不达意。要记住,愧疚的表情、行为和语气,比精彩的内容更能换取谅解。

    • 抱歉撒了谎

    • 很多人都以为,说谎是因为“不诚实”,其实没这么简单。谎言只是手段,“回避某些不愿面对的事实”才是说谎的真正目的。所以,如果你不看更深层次的动机,而只是为说谎这个手段而道歉,是不可能真正安抚对方的。

    • 所以,光是说“我知道说谎是不对的,我以后不会再说谎了”是远远不够的。作为道歉者,我们有必要深入发掘自己说谎的动机。只有当这个动机得到对方认可的时候,你们的关系才算真正修复了。就算动机看起来很不堪,动机背后的情感,通常也都能产生共鸣。比如害怕失去、害怕不被爱、害怕你生气这些理由,都是比较容易获得对方谅解的。

    • “胆怯”背后,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?归根结底,这是基于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自保心态,是一种自私。而说谎这件事,对方最能接受的动机,正是你的“私心”。所以,为自己自私的动机道歉,而不是为“撒谎”这个手段本身道歉。

    • 总之,不管是伴侣之间的隐瞒、学校考试的作弊,还是同事之间的吹牛,说谎只是结果。真正的动因,是你不够勇敢、不够自信,不相信大家会喜欢你真正的模样,才会用谎言掩饰自己。而反过来说,想要做个诚实的人,你真的应该追求的是勇气、耐心、自信。所以,谎言被拆穿之后,你不仅应该寻求别人的原谅,更需要分析自己“说谎背后的动机”。让道歉成为一段成长的开始,而不仅仅是对于错误的补偿。

    • 抱歉没陪你

    • “用承诺化解失望”,这就是想要修复因为爽约造成的关系破坏时,人们通常的思路。潜台词是:“下次一定如何如何,所以这次能不能先原谅我?”可是,开出承诺,就一定能用“期待”取代“失望”吗?通常都是行不通的。因为人们往往忽略了两点:第一,期待越大,失望也会越大;第二,就算承诺能够安抚对方的情绪,也不是因为承诺本身,而是因为上一次你兑现承诺时的“信用记录”。

    • 比较好的做法则是,当下先道歉,但是不说下一步你会怎么做。等到确定你们俩都有时间的时候,再告诉对方,你一直对上次爽约的事耿耿于怀,所以现在预定了她一直都想去的餐厅,想好好补偿。这样做,在对方心里,不仅对你上次爽约的疙瘩没了,还会获得意外之喜的快乐。进一步来说,由于这个惊喜,事先是没有承诺过的。所以有个额外的好处,就是对方会觉得,你连没承诺过的事情都会主动去做,那承诺过的事情,岂不是更为靠谱?不给承诺,反而让自己的承诺更有信用,这就是用“惊喜”取代“承诺”这个技巧的绝妙之处。

    • 三、用说话进行高效的沟通

    • (一)升级自己的观念

    • 我有困境突破,多说HOW

    • 当你自己或者身边的人遇到困境的时候,有两个常见的误区。一是完全拒绝承认客观事实,一味地打鸡血灌鸡汤;二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现实,做出“要么忍要么滚”的极端判断。

    • 要知道,说话方式能够引导人的思考和行为方式。有时候,不是你怎么想就怎么说,而是你怎么说话,决定了你接下来会怎样去想,怎么去做。客观条件虽然有诸多限制,但是无论如何,我们都不是木偶,不是完全被动的“对象”。即使困难再大,你也能尽量选择那些“能动性的话语”。
    • 比如,同样是在职场遇到困难,被动的说法是:“老板怎么能这样呢?要么涨工资,要么多招人,总得给个说法吧?把你一个人当三个人用,这样下去怎么受得了呀!”这样一种表述,看起来很解气,但其实全都是丧气话。因为你的整个思路完全是被动的,似乎一切都由老板说了算,而你这个朋友只是一枚棋子,眼巴巴地等着老板做决定。按照这个方向去想问题,除了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,没有别的出路。
    • ​可是,同样的局面,完全可以是主动性的说法。比如:“老板给了你三倍的工作,你该怎样让他意识到,这是不合理的呢?”或者说:“如果你觉得这个工作量你能承受得住,那么接下来,怎样利用这个筹码,跟老板谈加薪呢?”

    • 这样的说话方式,就是所谓“能动性的话语”。它与被动性的话语有个根本区别,就是不去猜测“结果是什么”,而是去思考“应该怎么做”。因为你的所作所为,本来就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。大家都是平等的人,为什么要把自己当成待宰的羔羊呢?

    • 总之,世界上的事情虽然大多不尽如人意,但是你完全无所作为的情况也不太多见。很多时候,看似你只能被动地接受结果,但其实都可以通过说服、谈判来影响别人的决定。你用被动的方式说话,就会用被动的方式思考。而一旦深陷这种思维模式,就会看不到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可能性。也就是说,你成了自己说话方式的奴隶。

    • 这种“使用能动性话语”的思路,不只可以用来安慰他人,更可以用来激励自己。当你遇到挫折,在心里跟自己对话的时候,也要注意别陷入“他凭什么这样做”“结果会怎样”之类的思维模式,而是要让自己多想想“可以做什么”“应该怎么做”。

    • 我想安慰别人,放大时间轴

    • 对于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来说,“不要想太多”是最常见,也最没用的一句话。之所以常见,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会本能地认为,痛苦就是因为想太多,只要不去想就没事了;而之所以没用,是因为所谓痛苦,本来就是一种逼着你不能不去想的力量。如果说不想就能不去面对,那还有什么痛苦可言呢?更重要的是,“不要想太多”这句话背后的逻辑是“像××这么痛苦的事,我们逃避就可以了,不用去面对,毕竟一切都会过去的”。可是谁都知道,人生那么长,我们不可能一直都有人陪,一直都有转移注意力的办法。而当某一次你终于独处,不经意间又想起那段经历的时候,就会发现,由于没有自觉地锻炼自己面对痛苦的能力,这个突如其来的瞬间,就会更加难熬。而且,即使只谈当下,你安慰别人的时候反复说“不要想太多”,反而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。因为对方原本只是因为失恋而痛苦,而现在还得为“不能从失恋的痛苦中走出来”而痛苦,会觉得“我怎么这么没用?我为什么就是不能忘记?为什么我脑子里总是有这么多负面的想法?”

    • 负面的想法只能被覆盖,不能被凭空清除,所以你真正要做的,是引导对方以正确的方式看待这种痛苦。不是不去想这件事,而是换个方式想这件事。
    • 比如,你可以说:“我知道你现在很痛苦,而且一时走不出来,这很正常。不过你可以认真想一想,两年后、五年后、十年后,你现在这段经历,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呢?”这种说法的好处在于,首先,它承认对方现在的痛苦是合理的,不造成额外的压力;其次,它把对方从当下的感觉,引向未来的预期,而且是从“对自己有什么帮助”这个角度去想问题。而只要这样一想,很自然地就会想到“成长”“成熟”“一别两宽,各生欢喜”之类的好处。总之,让痛苦的人“不要想太多”,不但不现实,而且会给他带来双重的痛苦。既然免不了总是要想,不如换个方式去想。
    • 人们面对痛苦的时候,最容易犯的错误,就是太纠结于眼前所受到的伤害。可是人生很长,如果我们把时间轴放大,往往就会发现,现在伤害作为一种经验,日后是可以对你有所帮助的。请相信,只要愿意这样去看待问题,大多数痛苦,都可以让人学到东西。即使你一时想不到这个痛苦有什么意义,也别着急。因为,首先能认真地这样去想,也就是用几年之后的视角回头看现在,这本身就是一种缓解痛苦的方法。其次,你不妨回想一下,过去的人生经验里,有哪些痛苦曾经给你带来成长,既然那时候可以,为什么觉得这次不行呢?而当你终于能想到的那一刻,这段痛苦的经验,才会彻底停止对你的伤害。这个瞬间,才是真正的看破和放下。

    • 我想吐槽别人,必须“有我”

    • 不带主观因素的客观,根本不是真正的客观。
    • 工作的时候,难免有些对老板和同事的负面看法。可是跟朋友吐槽的时候,经常有人会反过来说我是个爱抱怨的人。难道说,真有这种想法的时候,就只能憋着,不能客观公正地讲出来吗?
    • ​常见的说法:“我的老板,实在是太坏了!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我的老板,今天对我的态度,跟我预期的不一样。”
    • 跟亲人或者朋友提要求时,很多人有个误区,那就是害怕从自己的角度讲出自己的感受。他们会习惯性地在对方身上找理由,以论证“你应该如何如何”,而这难免会引起反感。

    • 同样的道理,在表达负面意见的时候,很多人也会因为害怕别人觉得自己“不够客观”,所以上来就直接吐槽,似乎自己反对的现象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客观事实了。而这种“无我”的叙事视角,同样是不正确的。这是因为,你有那么强烈吐槽冲动的对象,通常都是跟你有密切关系的。你本来就不是个置身事外的人,却偏要装出一副跟你毫不相干的样子,进行斩钉截铁地“客观”评述,又怎么能不引起怀疑呢?听你这样讲话的人,只要稍有社会经验,或是稍作思考,就会觉得你很不靠谱,没有公信力。

    • 只有把自己的角色放进去,告诉对方,你是从什么角度、以什么样的预期、通过什么方法、观察到了什么现象,对方才会觉得,你是客观中立地在叙述这件事情。而你想得出的结论,也会觉得可靠很多。进一步说,当你要就更为私密的事情表达看法时,就更是需要这种“有我”的视角。
    • 比如,如果你想提醒自己的朋友,你们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不值得信任。那么,最好别用“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”这样的方式,要么就不说,要说就说透。到底是哪件事情让你觉得他不可信,前因后果要说清楚。这样,对方才不会觉得你是在扣帽子或是报私仇。更重要的是,在你这样说以后,你和你的朋友才有深入沟通的可能性,他才能继续追问你一些重要的细节。通过你的描述,你的朋友能够完整地了解事情的经过。这时,你的话对他来说就会更有分量。
    • 总之,当我们想吐槽一个对象的时候,都希望表现出客观的样子。但越是这样,就越是不能情绪激烈地直接下结论,因为情绪只不过是你的感受,而你的感受,对于他人来说是没有信息量的。所以,你应该克制这种“无我”的叙事习惯,以“有我”的视角,给他人提供更丰富的信息,让他们自己去得出结论。这样一来,你的意见反而会更具价值,更有公信力。

    • 我想改变他人,先别贴标签

    • “标签”跟“对错”,往往是阻碍沟通最大的绊脚石。因为你一旦开始在意标签跟对错,事情就会陷入非黑即白的冲突之中。既然你非要争个输赢,也就不太可能达成沟通的效果。

    • 按这个思路想,你的作息是“正常”的,别人的作息是“不规律”的;你是“安分守己”的,别人是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。这么一来,立马就出现了四个标签,而且什么都是你对,对方不管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道德素养上,都是有问题的。你带着这样的成见去跟别人说早点睡,不管自己觉得多客气,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的。

    • 真实的情况,不是谁对谁错,只不过是“作息习惯不一样”而已。仅此而已。而如果只是习惯的不同,这就比较容易沟通了,因为你们需要的只是彼此配合而已。但是要注意,如果想让对方配合,你就不能先用负面标签看待对方,也不应该用负面的情绪去揣测、归类对方,让空气里充满火药味。

    • 即使最终商量出来的结果,是对方“尽量早点睡”,这也不是因为你对他错,所以他要听你的,而是因为这是最简单的“相互协调和配合”的方式。它并不是始于指责,成于争执,终于对方的让步;而是始于彼此承认,成于协商智慧,终于各退一步。本着这种“协商”的态度,你们完全可以想出更多的对策,比如购买眼罩、耳塞,或者是制订一个有弹性的寝室作息时间表,等等。只要双方都表现出善意而非抱怨,一切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。就算最后你们发现,根本没办法解决,只能调换寝室,甚至是有一方搬出去住,这个结果也不会伤害大家的感情,而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    • 每个人都不太一样,而且这种差异性,大多数时候都不存在对错之分。但是,到了社会上,有个很重要的课题,就是“学会适应”。和室友的作息时间不同,却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其实就是学习适应的功课。不仅要和对方沟通,更要学会跟自己沟通,学会用不带成见的方式想问题,才能用聪明、不引起纠纷的方法,为自己争取利益。

    • 我想安利别人,巧用“不了解”

    • “喜欢”的反面未必是“不喜欢”,很可能只是“不了解”。
    • 我想把我的一些爱好介绍给不了解或不喜欢它的人,比如我喜欢京剧,对方却对京剧不感兴趣,这时我该怎么说,才能让他愿意听下去呢?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我知道你不喜欢京剧,但是京剧有很多迷人的地方……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这世界上有两种人,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,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。”

    • 一般来说,我们会把学生分成“成绩好的”跟“成绩差的”,这种说法非常打击后进学生的积极性。其实,你完全可以换个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,加入未来的“可能性”,让这件事看起来更积极。
    • 比如,“这世界上有两种学生,一种是成绩好的,一种是还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成绩变好的”。这不是文过饰非,而是代表着一种更积极的价值观。“还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成绩变好”,跟“成绩差”是不一样的。前者体现出说话者是一个包容和积极的人,后者则是以僵化保守的方式看问题。
    • 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想把这个说法的效果发挥到最大,说的人自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。毕竟,这种说法是以“过来人”的身份,向“还不知道自己喜欢”的人推荐一件事,如果“过来人”都没有自信,他的分享当然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。
    • 比如说,“我不喜欢西餐”,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“我之前去过的那些西餐厅,用餐的体验不好”。因为西餐跟中餐一样,也是博大精深的,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的底气说,自己已经尝试了所有西餐,最后得出一个总的结论说“西餐不好吃”。而你只需要点破这一点,就会给人留下“还有好的体验在等待着我”的想象,而这已经足够让人想继续尝试新事物了。
    • 我想说服花钱,用好心理账户

    • 三观不同,本来就很容易导致冲突。而一旦涉及钱,想要改变对方的消费观,更是难上加难。所以,更有效的做法,不是争执某一笔钱该花还是不该花,而是要想清楚一个更根本的问题:在对方心中,这笔钱算是什么类别的开销呢?

    • 所谓“心理账户”,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。简单来说,是指一个人会把每一笔收入、每一笔开销分配到不同的“账户”,而对待不同的“账户”,他消费的态度也会不同。既然消费观是从小形成且根深蒂固的,那就不用强行改变,只需要调整“心理账户”的归类就可以了。
    • 有些人认为“吃得好”比“穿得好”更重要,在饮食上花起钱来比较大方,比如经常去餐厅吃饭,做饭用最新鲜的食材,可是他却不怎么买新衣服,你买衣服给他他还会抱怨价格太贵、不值得。对这样的人来说,饮食是他更认可、熟悉的“心理账户”,所以他更能接受跟“吃”有关的开销。“心理账户”这个概念,也可以解释很多老一辈的人请客吃饭毫不手软,但买起电子产品就会斤斤计较,因为这种开销,是在他过去的生活经验里,并没有体验过的事,乃至于他会认为这是无中生有的开销,非常浪费。对老人家来说,电子产品就是一种心理上的“新形态账户”,是他不能接受的开销。
    • 理解了对方怎么想,这时候要说服他,就会变得轻松很多。而具体的做法就是,把新的开销纳进一个旧的、安全的、不敏感的心理账户。
    • 比如,如果你想说服另一半请保洁阿姨,可以创设一个共同的“生活改善基金”,饮食娱乐的开销都从这个基金里出。并且跟对方约定,基金花完了就不许花了,以免浪费。这样做是为了肯定对方“不浪费”的价值观,让他没什么理由拒绝你。接下来,你只要把“保洁费用”纳进“生活改善基金”,对方就会觉得,同样的钱,比起看电影吃大餐,请保洁好像还挺划算的,他很可能就会接受这笔开销了。
    • (二)一秒抓住别人的注意力

    • 给基础模型,让对方秒懂你的意思

    • 想要迅速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,就不要从细节着手,而要从“基础模型”着手。这是因为,我们对一个陌生事物的认识,始于“大致归类”,而非“精准描述”。在帮助对方进行初步的归类和定位之前,直接给细节,反而会让人徒增困惑。最关键的是,从认知规律来说,没有任何人,能够从细节出发,快速搭建起一个整体的认知。就好比“盲人摸象”,就算你把细节拼凑在一起,别人也不一定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什么东西。可是,如果你一开始就给出“基础模型”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    • 比如,你一开始就讲:我要策划的这个活动,是我们这个细分领域的“达沃斯论坛”。大家立刻就能明白,你是想建立一个长期的、有固定议程有主题的、基于会员准入体系的高端论坛。即使你在很多方面跟“达沃斯论坛”差得很远,至少也可以让大家先有个概念,然后再修修补补、逐渐细化。
    • 要想想别人心里已经有什么旧观念,其中又有哪些可以用来说明你的新观念。对旧观念稍作加工,是让对方秒懂新观念最简单的方法。

    • 使用“基础模型”时,要特别注意,在别人理解了你想传达的大致观念之后,接下来就要强调细节上的区别。这样做,一来是突出你的新意,不跟原型混淆;二来也可以让对方的理解更为精准,避免先入为主的误解。

    • 给对方角色,让对方提出建设性意见

    • 你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,就不知道应该看向哪里。

    • 你写的文章、设计的产品、策划的方案,别人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,未必是他们不认真,很可能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在看。毕竟每个事物都有很多层面,是复杂的整体,观察者如果没有身份意识,就不知道该选取什么角度、什么标准。而既然不知道应该“看哪里”,当然也就不知道应该“怎么办”。所以,这时候你需要以“角色推演”的方式,帮助对方集中注意力,产生有价值的观点。具体来说,就是让他们代入某个角色或者场景。
    • 以“请人帮你看提案”为例。你到底是希望对方专心看哪个部分呢?是看内容够不够充实,字句够不够通顺?还是看创意够不够新颖,对市场能不能形成冲击?是看操作落实的可能性高不高,还是看有没有停留在纸面上的风险?有这么多角度可看,如果不集中精神,最后就是全部都没办法认真看,当然也就不知道要在哪方面给你提建议了。
    • 而当你说“想象你是个抠门的财务人员”时,就相当于给对方设置了一个身份。这时,他就会自然地集中到“成本控制”这个角度去看你的方案。不但态度会更认真,建议也会更靠谱。
    •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,你不能给一个太空泛、范围太广的角色,不然对方还是没办法集中精神。比如,“假如你是老板,会怎样看我的提案”就不是个好问题。

    • 另外,除了你自己设定的角色之外,还可以问问对方:“你觉得还可以以哪种身份,从什么角度去看这个问题?”这样往往会有意外之喜,帮助你们更全面、更深入地分析问题。

    • 给条话尾巴,让对方听懂话里有话

    • 任务交代完毕的时候,下属心里应该是“逗号”而非“句号”。

    • 在工作状态下,不能指望别人自己去领悟你的言外之意,所以交代任务时,要尽量清楚详尽。然而另一方面,说话太啰唆,反复强调同一件事,不仅会显得不信任对方,还会降低沟通的效率。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在交代完任务之后,加一个疑问句式的“话尾巴”。
    • 比如前面这个例子,如果你只是说“请把发票交到财务部”,对方很可能交上去就不管了,根本不去想后续进度怎么跟进,很可能中间出现一点小问题没人盯,这笔账就迟迟报不了。而即使你加了一句“这件事情就由你负责”,对方也很可能不明白你所谓的“负责”,范围有多大,包括哪些细节。这时候你可以加一个疑问句式的“话尾巴”,比如:“至于报销的后续进度,到时候我就问你咯?”与陈述句结尾相比,这种问话式的结尾意味着“这件事还没有结束”以及“你应该随时跟我汇报”。
    • 给点戏剧感,让对方注意力被吸引

    • 不以激发好奇心为前提,再好的故事也出不来效果。同样的内容,有的人讲起来索然无味、平淡无奇,但有的人却能讲得荡气回肠,让人惊叹连连。两者的区别,往往在于有没有掌握“创造惊喜”的小秘诀。

    • 这种讲话技巧其实一点也不难,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:(1)“你知道吗”——提出某个眼前常见的困扰。(2)“想象一下”——畅想问题已经被解决的美好情景。(3)“其实你不必想象”——这时候,你就可以把你的惊喜抛出来了。连在一起就是:“你知道吗?你正面临着某种困境……你想象一下,如果有一种东西,能给你带来超级美妙的体验……其实你不必想象,它就是×××!”

    • 这个技巧,不仅可以用来介绍商品,写文案时也很有用。
    • 举个例子,谁都想有一段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,这样平铺直叙地说,没什么出奇的。可是你应该还记得,之前有个名为“逃离北上广”的活动,在朋友圈疯狂刷屏,它是怎么抓住人们眼球的呢?其实就是利用了“创造惊喜”的小诀窍,把“说走就走的旅行”变成了一个充满戏剧感的故事。这个活动的宣传,大致是这样一个逻辑:(1)你知道吗?每个人心里都有几个一直想去,却一直没去成的地方。(2)想象一下,假如什么都可以不管不顾,现在就去机场,是不是很棒?(3)其实你不必想象,这就是事实!我们已经帮你买好了机票,就在机场等你,赶紧来吧!
    • 这个技巧的重点,其实是在第一句:“你知道吗”这句话作为切入点,需要让你的听众产生共鸣,所以你要提出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困扰。有了共鸣之后,后面的美好想象也就更容易成立,第三步的“创造惊喜”,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
    • (三)高效讨论决定沟通结果

    • 谈话中的稻草人

    • 否定别人的观点,在对方眼中往往等于否定他本人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我不同意!学习是一辈子的事,活到老学到老!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我曾经听过一个演讲,那个老师一直强调‘终身学习’的重要性,似乎跟你‘三十不学艺’的看法不太一样。我很好奇,如果是你听到这个演讲,会怎么回应他呢?”
    • 虽然我们推崇就事论事、对事不对人的行事风格,但事实上,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,会把自己的意见当成是自我的延伸。所以,当“意见”被否定时,他就会觉得是“自己”被否定了。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,几乎是不可遏制的。不信你回想一下,在你听到“我反对”这三个字的时候,你的情绪反应应该都不是开心的、平静的。

    • 因此,反驳对方的观点时,要特别小心。不要让对方觉得是“你这个人,在否定他这个人”,而要尽量显得像是“某个观点,在否定另外一个观点”。想做到这一点,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,就是不要自己站在对方的对立面,而是要创造一个“稻草人”,引述别人的观点,来提出反对意见。这样一来,敌对情绪就会大大下降,就算还是有不满,那也是这个“稻草人”去承受。在以上这个例子里,“有位老师讲过终身学习的重要性”就是一个“稻草人”。这个演讲存不存在,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以这个角度来挑战对方的观点,能避免你们之间的直接情绪对立。而敌意通常都是阻碍双方深入探讨问题的罪魁祸首。

    • 进一步说,这个做法的妙处在于,至少从表面上看,反对的立场不是来自你,虽然你提出了反对意见,但你并没有表态。所以,一方面对方必须为他的观点提供辩护;另一方面,你是置身事外的,甚至隐隐约约和对方站在了一起。毕竟,你说的是想听听他的回应。

    • 就算对方反驳了你提到的这个演讲,你也可以继续利用“稻草人”来发言。比如你可以说:“你刚才的讲法有道理,但在那场演讲中,还有一个补充的观点,他是如何如何说的,那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?”虽然意见的攻防,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深入,但因为都是利用稻草人在发言,有了这个缓冲地带,场面也不会变得太剑拔弩张了。

    • 最后,对方如果无法反驳“稻草人”的观点,开始言不及义,那也没关系。你可以帮他找个台阶下,主动宣判“稻草人”战败,这样一来话题也就轻松地结束了。对方既没有在你面前丢脸,而你也确认了自己其实是比较有道理的。

    • 当然,这样说,可能会少了一些“自己战胜对方”的快感。但是,讨论和沟通本来就不是逞一时之快。你的观点胜利,其实就等同于你个人已经胜利了。

    • 在任何容易有争议的场合,无论是面对面的讨论,还是网络上的聊天,都可以用“话语中的稻草人”这个技巧。甚至可以特别含糊地说一句“可是有人认为”,然后再提出反对意见,也比直接说“可是我认为你不对”要好太多。

    • 不过,在树立这样一个“稻草人”的时候,要尽量显得中立,甚至要有意显得,你自己是反对这个“稻草人”的。不然,如果对方认为你压根就是在讲自己的观点,或者更糟糕,对方觉得你是在拿别人的权威来压他一头,那就还是容易起争端的。

    • 不做话题终结者

    • 在大家一起探讨问题的时候,很多看似挑不出毛病的话,其实都是“点子杀手”。也就是说,会让人丧失继续说下去的热情,阻碍进一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。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在本来应该畅所欲言的头脑风暴会上,有些话会让场面突然降温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    • (1)有些人既想要表现自己,又害怕出错,或者说害怕让自己显得愚蠢,所以会倾向于讲一些不会出错却大而无当的废话、套话、官话,比如“注意细节”“狠抓落实”之类。这类意见,毫无建设性,纯粹是想维护个人形象,而实际效果又适得其反。

    • (2)有些人觉得,既然是自由交流相互讨论,那就得言简意赅,加快节奏。所以他们会快速总结对方的论点,然后转而提出自己的想法。比如:“你这个想法很好,不过成本控制是个问题,在这一点上我觉得……”这种做法的问题在哪儿呢?它适合汇报工作,但是不适合跟人深入探讨问题。因为,当你想要“生产”而非“报告”某个观点的时候,是需要时间让不同的想法激荡出来的。事实上,观念的“创造性”,往往都跟“成熟度”成反比。一开始就无懈可击的创意,往往都是极其无趣的。所以,千万不要着急下论断,太早就开始挑剔创意的“可行性”,你不会知道你扼杀了多少有潜力的想法。而总结性的“评价”,不管是批评性的还是转折性的,在对话的时候就意味着“终止符”,潜台词是“你说到这里就可以了,接下来换我说”。在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氛围里,要尽可能避免这种打断对方的情况。

    • (3)与上一条正好相反,还有一种“点子杀手”的问题,是唯唯诺诺,什么都顺承着说,不敢挑战别人的观点。要知道,好的创意,往往来自意见的交换和激荡,纯粹的附和很难催生有意思的想法。所以,在大家一起想点子的时候,一味地顺情说好话,其实是在推卸责任,甚至是在浪费时间。

    • 先肯定对方的想法“有意思”,再以“补充”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新角度。这样做的好处在于,“有意思”既不是在说可行,也不是在说不可行,而是纯粹就“产生创意”这个要求而言,肯定对方是有建设性的。而接下来,你的观点是以“补充一个角度”的形式提出的,既可以挑战对方的观点,从而引发新的思考;也可以提出一个之前大家都没注意到的盲点,让你们的讨论更有现实性;同时还可以新开一个论点,把之前的探讨引向深入。
    • 比如,大家开会讨论“如何降低成本”这个主题。你可以按以上思路说:“大家刚才提出的想法,都很有意思。我试着补充一个角度——有没有可能,成本降不下来,是因为规模做不上去呢?以更大的量级跟供应商谈判,很多价格,应该都是可以更优惠的吧?”以这样的表述开头,既提出了新观点,也没有否定他人,不阻碍整个团队继续生产创意。
    • 就算你完全不同意别人的意见,也可以用“有点意思”开头,然后再用“这让我想到……”把想说的话接上,不着痕迹地反驳对方。
    • 比如,在谈成本控制的时候,有人说要裁员,你非常反对这个思路,这时就可以说:“你这个想法有点意思,这让我想到,其实除了把人减少,把规模做大,也能让成本降低。”
    • 探知对方的真需求

    • 好的对话者需要“善解人意”,就是要了解对方的需求。可是很多时候,对方的真实需求是什么,甚至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。比如,消费者对于一个产品,可能有很多想象,但是未必能说出自己真正的需求。如果把这些想象当成了需求,反而是一种误解。

    • 如果你问“你需要什么样的摄像机”是问不出来的。因为这个问题已经限定了必须去想象一台“完美的摄像机”,那当然是功能越多越好,技术越先进越好,甚至讲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。而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却是“谁在乎摄像机?我们只是想记录影像而已!”那么,要怎样发掘出这种真实需求呢?很简单,你要问对问题。不要问“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”而要问“你为什么需要这个产品”。这样一来,对方才能去想象自己“真正需要这个产品”的情境,以及在这个情境里的具体需求。

    • 手段从来都不是目的。但是当我们习惯了使用某个手段来实现目的的时候,往往就会一条道走到黑,忘记了还有别的可能。这个时候,想了解对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要用“你需要××是因为什么”“你在使用××的场景里有什么感受,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”这样更根本、也更具开放性的问题,让对方跳出思维惯性,深入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。
    • 比如,“你需要什么样的牙刷”这个问题,顶多是引导对方在现有牙刷的样子上,去进一步想象它们具备更好的性能、更舒适触感的可能。可是,“你在刷牙的时候常遇到什么问题”这种问法,则是完全开放性的,不可能预计对方的答案是什么。而真正触及消费痛点,可能产生下一个爆款产品的需求,很可能就隐藏在这些千奇百怪的答案里。
    • 不给标准答案,反而更可信

    •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问题,都没有标准答案。你不假思索地回答,反而容易让人没有安全感。

    • 一般人认为,在回答提问的时候,为了表现专业性,打消对方的顾虑,就必须反应迅速、信誓旦旦,毫不拖泥带水。这其实是个误区,因为一方面,你在某个领域越是专业,就越了解这个领域的复杂性,知道绝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。另一方面,正因为你是权威,你的意见对别人的决定至关重要,所以你在给答案的时候反而会比较迟疑,这也正是所谓“贵人语迟”的道理。

    • 除非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常见提问,或者是解释专有名词,否则在给出建议的时候,不要表现得“不假思索”。最好是请对方给你一点时间思考,停顿一下再回答。这样做,表面上好像你反应比较慢,可是能够表现出你回答的诚意和对问题的深思熟虑。而且,这样说还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,对方就会开始期待,你会讲出怎样的答案。你回答的时候,他也会听得比较专心。而且你要知道,这样做,并不是煞有介事地表演。因为即使大致答案是早就在你心里的,适当的迟疑也会多给你一点时间,想一想怎样才可以更加契合对方的情况。

    • 你比较一下,一个逻辑是:“我是专业的,所以你听我的就好。”另一个逻辑是:“我是专业的,所以我能看到各种别人看不到的细节,现在请你多跟我交流一下,我来给你更贴心的服务。”前者的态度是“八九不离十,所以听我的准没错”,后者的态度是“我的判断虽然能做到八九不离十,但是我不满足于此,而是会精益求精”。

    • 这个原则,不只适用于表现专业上的可信度,甚至在微妙的情感关系里也有用。比如,你的另一半突然问你:“你爱我吗?”一般人都会告诉你,想都不要想,应该马上回答“爱!当然爱!”仿佛迟一秒都是罪过。然而,这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。因为万一对方觉得你只是在敷衍他,怎么办?所以,更好的回答是,先深情地看着对方的眼睛,想一想再微笑着说:“嗯……我确定我是爱你的。”这个“停顿”的过程,代表你认真去想了,这就证明你不是为了“保命”才赶紧说“爱你”。这样的回答方式,更温暖、更真诚,也更加尊重对方。

    • 如何批评老板

    • 提反对意见,不一定是“泼冷水”,你也可以自己调节水温。

    • 我们都听过“不要只会批评,要给建设性的意见”这种说法。但其实二者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异,同样都是提反对意见,善于表达的人,会把它包装得更像建设性意见;而不善于表达的人,只会直接提出批评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提出一个新的建设性意见,其实就是暗中批评了原来的方案不够好,既然如此,又何须直接去批评呢?

    • 老板不是不能怼,但不应该在这种情况下怼,你越觉得自己是仗义执言,僭越职责的过错就越严重。老板会脸黑,还真不是他小肚鸡肠,而是你根本没意识到,你表达不同意见的方法,不只是“扼杀了创意”,而是反过来对老板“下命令”。

    • 而要避免这种状况,就需要把“批评”转化成“建设性意见”。具体做法的第一步,是用你自己更精练的语言重复一遍对原有提案的理解。当你先认真梳理了一遍老板的提案,他至少会觉得你不是抱持“挑骨头”的心态而来,而是抱持着“合作”的心态,老板对你的意见也就更能敞开心胸接受了。更不用说,如果你梳理老板的提案,比老板自己说得更完整、更透彻,这时候要反驳老板,也能增加你的说服力。

    • 第二步的做法,就是把你的“反驳”,包装成“确认一下”。确认的内容,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那些因素。比如,比起跟老板说“你这个提案成本上不合适”,以下这种说法让人听起来更舒服:“我确认一下,这个提案的成本没问题吧?”这样一来,你跟老板就不是“对抗”状态,而是在同一条船上,一起面对可能的问题,你只是单纯帮助对方“确认”一下问题而已。

    • 四、用说话维护自身的权益

    • (一)提要求不等于忍受尴尬

    • 当面拒绝人,怎样不尴尬

    • 把尴尬释放出来让对方一起承担,自己就更有勇气下决定了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我想换一位教练来指导我,可以吗?”或是由于怕尴尬,放弃提出换教练的要求。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教练,不好意思,我想问一下,如果我想试着换别的教练指导的话,你会不会介意呀?”
    • 的确,跟别人提要求或在拒绝别人的时候,我们难免会感到有压力。虽然大多时候,并不是自己理亏,也有权利提出要求或拒绝,可事到临头却偏偏开不了口,好像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,担心日后相见会尴尬。可是,如果你一直担心尴尬,那就没办法客观地做决定,只能委屈自己。这时候,我们应该把尴尬释放出来,让对方一起承担,自己就能更有勇气做决定了。遇到这种状况,可以使用一个诀窍:把问题掉转角度,去问对方会不会尴尬,也就是让对方去承担一部分尴尬。

    • 试想一下,如果你直接表明意愿,跟教练说想换人来教,对方通常会追问背后的原因,并且试图为自己辩解。他可能会追问你对他哪里不满意,有没有什么他能改变的地方,怎么做能让你回心转意等问题。对方的追问会让气氛更尴尬,而且你还不得不回应他,这等于是在逼着你证明对方是不行的、是不好的,才导致你除了换教练没有别的选择。这时候,你可能会为了不把话说得太直白,而编造出一些好听的理由,可是,这会让你越来越不好意思拒绝对方。很多人之所以不好意思提要求或是提拒绝,正是因为事先考虑到这种尴尬。

    • 这样一来,你反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,去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顺势说出自己之前的顾虑了:“那太好了,我还担心你会介意这种事呢!是我多虑了。”你越是这样说,对方就越要展现出“一点都不介意”的样子,甚至会主动来缓解你的紧张和压力。

    • 就算对方还是想追问他哪里做得不好,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解释,而是说:“没有没有!我觉得你特别好!我就是想试试别的风格,像你说的,换教练是很正常的事情嘛!”

    • 如果对方还是要纠缠“为什么换人”这个问题,你还可以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:“抱歉,还是会让你觉得很介意,对不对?”这时候就又轮到对方来解释为什么他不介意了。

    • 很多事情,对方介不介意都在两可之间。只要你表现出“考虑到你可能会介意”这个态度,对方反而就不会介意了,或是至少不会直接表现出介意。所以,与其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担心对方会介意,不妨把你的担心直接说出来。这样做,既表现了你的体贴,也表现出了你对别人的尊重,更可以缓解你单方面所承受的压力。
    • 比如,催人还钱时可以这样问:“如果我要麻烦你把上次借走的一千块钱还给我,会不会让你很介意啊?”这时候,该不好意思的是对方而不是你。如果对方表示介意,你也可以把他的话接过来说:“我就是怕你会尴尬,所以之前才一直都不好意思跟你提,但我想,一直不讲也不是个办法吧!”
    • 怎样跟亲密的人提要求

    • 对于关系亲密的两个人,怎么拿捏提要求时的分寸感,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太客气、太正式会显得疏远,太过理所当然又会显得强势,缺乏对别人的体谅。

    • 同样的意思,如果用正面的情绪来驱动,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。不仅可以增加对方做这件事的意愿,你也更容易开口。具体做法很简单,就是用“给甜头”的方式进行正向激励:当你真心觉得对方这样(或者不这样)做,会给你造成困扰的时候,只要反过来想想,如果情况不是这样,会让你有多开心,然后表达这种开心就可以了。
    • 比如,同样是希望另一半每天打电话来,你可以这样说:“我好喜欢跟你聊天,我每天都会等你打电话过来!”这样对方就会知道,单单只是网上聊几句是不够的,你想要的是每天都通电话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讲法是在说“如果你做了,我会好开心!”用正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,那么他自然不会觉得是被要求的,因此也就不会觉得你太强势。而一旦对方按约定打来电话,你可以先说一句:“听到你的声音,心情马上就好起来了!”挂断电话前也可以补一句:“好开心有你陪我聊天!”确保在各个环节,通过“给甜头”的方式向对方传达你的正向回馈,这样做对方就会觉得自己是在主动“让你开心”,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以“避免你生气”。这样一来,每天打电话的这个习惯,也就更容易养成并且保持了。
    • 如果你把沟通的重点放在要求本身,比如“别忘了明天再打给我”,你的潜台词其实是“要记得完成你的任务”,这时候对方会觉得是你掌握了主动权,他是被你要求、被你控制,只能被动配合而已。而如果你的讲法是“如果能听到你的声音,我会好开心”,这是在用正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。这里最有趣的是,其实你要求他做的事情没什么不同,但是你让他感觉到自己“被需要”,而不是“被要求”甚至“被胁迫”。

    • 进一步说,很多人之所以不肯提要求,是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。而如果是靠正面情绪来间接提要求,就会比较轻松地开口了。因为你只是在表达“如果你可以做某事,我会很高兴”。这样说没有强迫性,而且主动权也是在对方手里。与“我要你做某事”相比,你更容易开口提要求,对方也容易接受。

    • 在没有明确上下级关系的情况下,“提要求”其实都是软性的、间接的。而关系越是亲密,就越不应该以胁迫的方式让对方就范。并且,在亲密关系里,重点从来都不是“提要求”,而是“给甜头”。因为无论如何,对方是希望你开心的。所以你只要表达自己在什么情况下,会因为什么而开心,就能引导对方的行为朝你希望的方向走,不用傻傻等待,不用忍气吞声。“这样做会让我开心”这个逻辑,能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也让对方感到快乐和满足。这种互惠的关系,才是健康的关系。

    • 我要你开心,不要你道谢

    • 甜头不是随便给都有效,也要讲究方式方法。很多人误以为,给甜头无非就是道谢。比如说有人送你礼物,你就要郑重其事地说“谢谢”。但其实,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——别人送你礼物,多半时候要的不是你的感谢,而是你被打动后开心的样子。与我们通常被教导的相反,直接地表达开心,其实才是最好的道谢。

    • 通常,我们会觉得道谢要郑重其事才好。而郑重的道谢,主要是三层意思:(1)知道你对我好;(2)你本不该这样;(3)我很惶恐,希望能回报。比如在收到礼物的时候说一句:“谢谢!让你破费了,真是不好意思!”就同时包含这三点。然而,送你礼物的人其实没办法分辨,你到底是真心诚意地“谢谢”这份礼物,还是只是行礼如仪。毕竟,“谢谢你”是很普遍的社交词语。对方从“谢谢你”三个字里,也看不出来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礼物。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一下,传统的道谢方式虽然给人的感觉很有礼貌,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增加送礼人的紧张感,因为他得马上接话说:“哪里哪里,一点小小的心意而已,我还怕配不上你呢……”这种道谢方式,其实就是在考验两个人的“谦让”技巧。你有义务证明,你自己配不上这么重的礼物;而他得证明,他的礼物配不上你们的情分。

    • “直接地表达喜悦”就不存在这两个问题,因为这样做既充分表达了你的感谢,又不会让双方陷入互相谦让的尴尬。事实上,不管对方只是想让你开心,还是顺带希望你领他这份情,他都是希望看到你是开心的。所以,与其把“谢谢”挂在嘴边让他听见,倒不如直接挂在眉梢眼角,让他感受到。因此,相较“谢谢你!让你破费了”,一句“哇!这个东西我想要好久了!好开心”会让送礼的人更满足、更有成就感。

    • 当然,这并不是说“直接的情绪反应”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。但是要注意,用情绪来表达感谢,往往比语言更打动人。善于道谢的人,会让别人感到明明是在给你买东西,却比给自己买东西还开心。

    • 如果礼物本身并没有让你开心,也不用伪装。因为你仍然可以针对他的心意,来表达自己的开心。比如说,对方送的生日礼物,你实在挑不出哪里值得夸,也可以说:“没想到你还记得我的生日,我真的好开心!”

    • 别害怕被拒绝,对方只是按了“暂停”键

    • 当你请求别人采取某个行动的时候,就意味着他需要有一点或大或小的改变。然而,人在面对改变的时候,很容易趋于保守,只要觉得还有一点疑虑,就会下意识地说“No”——反正先停在这里再说,下一步要怎么办是下一步的事情。不过,这个“No”只是基于本能,未必是真心想拒绝。所以,当别人这样说的时候,你要先分清楚他们到底是想要“拒绝”你,还是只想要“暂停”。

    • 一个好的谈判专家,从来都不会害怕别人说“No”,他们会把这理解为“暂停”而非拒绝。谈判并没有结束,而是刚刚开始。反倒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别人的答案,逼着对方说“Yes”,多半都会得到“No”,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意仓促地做决定。

    • 这种情况在职场上也经常发生。举例来说,如果你草拟了一个新提案,拿去请老板批准,恰巧这时候他有点忙,随手翻了翻就拒绝了你。一般情况下,你很容易会觉得是提案不够好,然后决定再修改或者重做。但是,别人当下对你说的“不”,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拒绝,而很有可能是按下了暂停键。也许只是因为老板来不及仔细思考,但是又不可能当场拍板,于是保险起见他请你“拿回去再想一想”。所以,你其实不必太沮丧,提案被拒未必是你的提案不够好,也许是你留给老板思考的时间太短了,而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完善自己的方案。

    • (二)眼里有别人才能有自己

    • 试着“拆议题”

    • 想要成功地谈判,就得具备找到“弹性”的能力。如果没有发现弹性,谈判就会变成一方赢(得到),另一方输(让步)的零和博弈。如果出现“要么你让步,要么我让步”这样的局面,就算你软硬兼施地维护了自己的立场,也难免会给双方未来的合作埋下隐患。

    • 擅长谈判的人有一项必备素质,就是能够在看起来不可撼动的“刚性”立场里,找到那些“弹性”的因素。从既有的条件、筹码中发现越多“弹性”,谈判的空间就越大。在谈判学里,有一个非常核心的观念——“拆议题”,也就是把原有的议题,细分拆解成各个步骤,从中发现可以弹性处理的空间。学会了这项技能,就不会轻易陷入僵局,从而和对方各取所需,皆大欢喜。

    • 谈判的目的不是拼个你死我活,而是要找出各种可能性,让双方的利益都能最大化。
    • 比如,“要不要答应给员工加薪”,不是一道简单的二选一,不是只有“答应”或“不答应”这两个选项。这个议题本身可以进行细化拆分,变成许多的小议题,提供给双方更多的选项。而在这些选项里,往往就存在着能让双方都满意的可能性。比如,你可以拆出一个议题,叫“金额”。对你来说,可能帮他加薪没问题,但是一次加20%会破坏行情,所以这次只能先加10%,剩下的以后看绩效再决定。或者,你也可以拆出一个议题,叫“时机”。可能对你来说,你在意的不是加薪,而是公司“最近”资金比较紧张。下个月加薪不太可行,但是下个季度可以。又或者,你还可以拆出一个议题,叫“形式”。你在意的可能不是这20%的数额,而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发放。比如,可不可以把加薪改成奖金。因为之后发不发奖金,是看员工个人的表现,但如果是加薪,就意味着每个月都会固定多一笔支出。
    • 而对于要求加薪的人来说,他重视的议题很可能跟你不一样。他可能不太坚持金额,只要有加薪就很开心。或者,他也不急着要下个月加薪,只是想先得到你加薪的承诺。更有可能的是,他才不关心这笔钱是奖金还是薪水,反正只要收入有增加就行。
    • 正是因为双方重视的议题不一样,所以只要把原本的议题拆解开来,就很可能会找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。这里的关键就是“把大议题拆小”,拆解出小议题之后你才能发现,哪些事情是你在意,但对方不在意,可以由对方让步的;又有哪些事情是你不在意,对方比较在意,所以应该由你让步的。

    • “拆议题”还要讲究拆解的顺序,比如你可以先跟对方谈一些对你不重要的小议题,先对他做出让步、释放出善意。这样一来,轮到对你比较重要的议题,对方做出让步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。

    • 如何跟商家投诉

    • 比如,你去一家快餐店用餐,没想到拿到的薯条是软趴趴的、凉的,明显已经放了很久了。这时候,普通人最常见的反应有两种,第一种是指控产品有问题,比如说:“这些薯条都凉了,也太难吃了吧!”这种反应,叫“我觉得”。而第二种,就是指控店员有失职,比如说:“你们店有问题!这种薯条也敢卖!”这种反应,叫“你怎么”。这两种反应虽然可以宣泄不满的情绪,但不一定能顺利解决问题。这是因为,如果你采用“我觉得”的说法,那么争论的焦点,就会集中在你对商品或者服务的个人感觉上,你就有义务跟人论证,为什么你的感觉是正确的。甚至对方可能一口咬定薯条没有不对劲,反而说:“大家都没事,为什么只有你这么难搞?”只要是你“个人”的感觉,那就会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。如果你采用了“你怎么”的说法,那争论的焦点会放在店员身上。他会觉得你是想攻击他,因此会采取防卫的姿态。而不管他能不能保持专业性的礼貌,至少你跟他实质上就变成了对立的立场。这样一来,想要请他帮助你挽回损失,就变得更加困难了。

    • 更好的投诉方式,是避开“我觉得”和“你怎么”这两种说法,先直接问对方:“你们的标准是什么?”然后再拿对方的标准来进行申诉。
    • 比如,在餐厅里你可以先问:“按照你们的规定,菜品退换的标准是什么?”在银行大厅里你可以先问:“按照你们的规定,顾客有疑问的时候,怎么避免被各个柜台踢皮球呢?”
    • 这个维权技巧的关键,就是把争论的焦点,锁定在商家的“标准”上。因为这是他们的标准,不是你的感觉,所以他不会来跟你吵你的感觉准不准;也正因为这是他们公司的标准,不是这个店员定的,所以店员不会认为你是在针对他,那么他更愿意就事论事地跟你协商解决办法。总之,在投诉的时候请记得,不要把焦点放在自己跟店员身上,而是要把焦点放在商家的标准和规定上面。

    • 不管你事先知不知道他们的规定,都要先问一遍,让他亲口说出来,因为这会强化对方遵守这些规定的意愿。等他介绍了标准以后,再提出你的需求,这时候,你们的对话里既不涉及你,也不涉及他,而是聚焦在标准上,这样,事情就会变得比较简单。

    • 用商家的标准,争取自己的权益

    • 有些商家的标准比较模糊,甚至根本给不出规定,这时候如果想维权,就要先挖掘出商家的标准。因为当对方承认自己是有标准的时候,你才有了争取权益的着力点。

    • 具体来说,有三种方式可以挖掘出商家的标准,帮你争取权益。第一种方式叫作“普世标准”。
    • 你可以跟他说:“贵店应该很重视品质吧?”“你们应该都希望客人满意吧?”要追求品质、要让客人满意,这是绝大多数商家都约定俗成、共同遵守的标准。
    • 第二种挖掘出对方标准的方式是“跟过去比”,也就是把对方过去的水准当成标准。过去的水平是不是真的那么好?不一定。可是现在不太好,这却是一定的。你把这家店过去的标准抬得很高,对方是不可能拒绝的,而一旦他承认自己过去很不错,那现在就有了维持口碑的义务。这就是这种说法的妙处——柔性制约。
    • 比如你去餐厅吃饭,发现菜太咸或者是分量太少,你就可以跟餐厅服务员说:“咱们家的菜,之前没有这么咸啊!”“这道菜,以前的分量不是这么少的吧!”这就是拿现在的商品,跟过去做比较。
    • 还有第三种方式来找标准,叫“跟其他人比”——同行是怎么做的,你也该怎么做,这也是一种标准。而这种所谓的“地道”,其实就是同业之间,共同遵守的口味标准。对方违反了同业间的标准,也会有一些压力,这时候你要争取权利也会比较容易。
    • 比如,你可以跟餐厅服务员说:“其他餐厅的这道菜,没有这么咸啊!”或者有很多老江湖会说:“这道菜不地道啊!”
    • 标准其实是无处不在的,很多都是约定俗成,需要你去发现。举个例子,“追求做更好的自己”,也可以是一种做人的标准。所以,当你对他人有不满、有批评,希望对方能有所提高的时候,也可以通过这种“先确定对方想做得更好,再提出要求”的方式来说话。比如,你不满意下属给你的提案,完全可以鼓励他说:“我觉得你是个挺上进的年轻人,我没看错吧?这份提案,真的是你最好的水平吗?”大多时候不用你多言,对方也会主动拿回去再做修改的。

    • 我们要互相亏欠,要不然凭何想念

    • “知恩图报”和“施恩不图报”都是传统美德,一般的社会规范是,道谢的一方要强调大恩大德,而被道谢的一方要轻描淡写。可是,遇到“施大恩大惠”的情况,被道谢的人如果轻描淡写地跟对方说“别客气,小事而已”,反而会让来道谢的人压力更大。这是因为,如果只接受恩惠而无法回报,对方会觉得自己欠了一个大人情,这种歉疚感会让人很难受。而且,别人觉得是天大的忙,如果你觉得是不值一提的小事,很可能会让对方自觉低你一等,长久下去你们的关系也会渐行渐远。“升米恩斗米仇”正说明了这种心理机制是存在的。

    • 其实,帮了别人的忙,完全不用陷入这样的尴尬。无论是从减轻对方心理压力的善意出发,还是从建立更亲密的关系的考虑出发,你都可以直接用“下次我也要麻烦你/下次轮到我麻烦你”来回应对方的道谢。这样讲更加厚道,也可以减轻对方的压力跟亏欠感。

    • 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·弗林(Frank Flynn)曾经专门研究过受到帮助者的心态。他发现,如果提供帮助的人在施以援手之后,立刻强调这是一段互惠的关系,那么这些受到帮助的人会觉得自己更受尊重。结果是,他们不但表现出了更强烈的感激之情,而且也让彼此的关系更加亲密。

    • 即使你并不期待对方真的会回报你,而是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被尊重,那也可以用这个说话技巧来强调彼此的互惠关系。
    • 举个例子,就好比你在路边,看到有街头艺术家在拉小提琴,你决定掏钱支持他,但是又不希望他觉得你是在施舍,那么你在给他钱的时候可以说一句:“你拉得很好听,我觉得很享受。”这样对方听了,会觉得更受尊重,因为你是以“互惠”的方式来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。
    • 另外,强调“互惠”是基本原则,具体要怎么说可以依照你的个性来调整。比如,你还可以说:“我相信,换作是你,你也会这样对我的。”如果你平时就非常豪爽大方的话,你也可以半开玩笑地说:“这次是你欠我的,我记在账上咯!”

    • (三)学会拒绝才能掌握主动

    • 最好的拒绝,是换个方法接受

    • 当你想对这种自己肩上一堆任务的挑战说“不”的时候,不妨换个角度,用成长性思维来分析——如果这个时候说“是”,需要额外增加什么样的条件。具体的做法,就是从接受老板的要求开始。但是,不是无条件地满足对方所有的要求,而是有条件地接受,也就是以接受工作为筹码,换取更多的资源。

    • 比起直接拒绝老板,让对方觉得你是一个制造困难的人,只要你接受了工作,对老板来说,你就成了想要解决问题的人。而且,你提出的条件,其实就是拒绝了老板原本“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”的想法。但是,一旦你提出“要做成这件工作,我需要什么条件”的时候,在老板眼中,你就是一个态度积极,想帮公司解决问题的员工。这时候,你不但不是一个麻烦制造者,老板还会主动配合你的工作,为了让你的工作进行得更顺利,他会考虑是该提供给你更多的资源,还是重新安排这个计划。

    • 当然,有些老板只愿意给任务却从来不肯给资源,在这种情况下,除了争取授权、预算和人力资源之外,你还可以考虑“时间资源”的置换。
    • 比如说,老板紧急交给你一项任务,规定必须三天之内完成。这时候,你就可以借机跟老板置换“时间资源”,一边表态说你很乐意临危受命,另一方面,为了保证工作质量,势必需要推延其他任务的截止时间,请老板批准。如果他交给你的事情真的很紧急,通常老板是不会不答应这个要求的,甚至还会主动增派人手来帮你。结果是,你的工作总量不一定增加,但是在老板眼中的印象,已经是大大加分了。
    • 这种跟老板谈判的技巧,除了可以用来交换工作上的资源,也可以用来交换实质的奖励。
    • 比如,你觉得最近加班太多,就可以在老板交代新任务的时候说一句:“新任务没问题!只是这阵子忙得乱七八糟,赶完这份工作,您可得答应给我放个假啊!”
    • 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,任何拒绝其实都是某种谈判。而既然是谈判,接受与不接受,都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。善于拒绝的人,往往也是善于开条件的人。“聪明的拒绝”有这样一种逻辑:以现有的条件我做不到,可是换个条件的话,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。

    • 你是学设计的吗?帮我设计个logo吧!

    • 如果你真的想拒绝,就不能推托和逃避,而是要直接消除对方的误解。

    • 如果是请人搬砖的话,他们应该不会只说一声“谢谢”就完事了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,是因为人们对某样事物是否值钱的认知,往往都流于表面。有很多劳动的价值,像是医生的专业建议、设计师的设计方案等,它需要花费的时间、人力和物力,不像搬砖那样直观,所以经常被忽略。甚至外行人会觉得:“你不是专业的吗?你只需要动动嘴,给我提些建议就能帮到我,这对你来说丝毫不费力,那我为什么还要付钱呢?”所以,如果你的职业不太容易让人看到你的付出,就特别容易被人占便宜。因此,如果你真的想拒绝被人占便宜,就要直接消除他对你专业的价值的误解。具体到说话技巧上,你可以先说:“正因为这是我的专业,所以这个忙,实在没办法随便帮。”然后再视具体情况来给对方详细解释。

    • 举个例子,台湾的知名相声演员冯翊纲,同时也在大学教课。上课时经常有学生会起哄,让他讲个段子。遇到这种情况,冯翊纲在每个学期的第一堂课开始之前,就会先介绍一个他的原则:老师我是讲相声的,所以上课时我绝对不会讲笑话,因为我一说笑话,你们就得给钱才能听。

    • 如果以后有人想请你在专业上免费帮忙,请记住,专业就是要拿来收钱的,不能随便给人。所以,你可以这样跟对方说:“对不起,因为这是我的专业,所以如果我不认真做,我对不起你;而如果我认真做了,我对不起我的专业。这个忙,我实在没办法随便帮。”专业人士要对得起自己的专业,所以不能降低标准帮忙随便做一下了事。专业人士要对得起自己的行业,所以不能免费帮忙坏了行规。专业人士要对自己的价值有自信,不管外行觉得这事有多轻松,该有的价格还是得维持。

    • 为了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,常见的做法是逃避,或是推托说自己很忙。但是,对于专业人士拒绝免费给朋友帮忙,是不合适的。因为当你说自己忙没时间,对方通常就会接一句:“没事没事,我对质量没要求,你随便做一下就好……”可是,一旦你相信了“随便做一下就好”这种话,结果做出来效果不好,对方就算没给钱还是会抱怨,甚至会怀疑你能力不行。反过来说,如果你做得很认真,而对方又觉得这不过是你“随便做一下”的,你也会觉得委屈。

    • 人际互动是很微妙的,虽然我们很难要求别人来尊重我们的专业,但是,当你表现出“不管你怎么想,我都很尊重我的专业”的时候,就算你拒绝了别人的要求,对方也会觉得“你的专业是值得被尊重的”。

    • 你礼轻情重,我无福消受

    • 很多时候,虽然馈赠是出于善意,但收下礼物就代表陷入人情往来的循环,反而是一种困扰。另外,因为有来无往,让接受礼物的一方感觉自己低人一等。而当你觉得对方的善意对你造成困扰的时候,又可能会进一步觉得“对方毕竟是好意,所以我不应该有这样的困扰”,从而陷入更深的困扰。

    • 这时候,你需要做一个心理建设,就是培养“自我坚定”(self-assertiveness)的勇气。“自我坚定”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,指的是不管外人怎么看,都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,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,不要什么。自我坚定往往无关对错,而是以你自己的感受为准。所以,你要为自己划一条界线,不仅是拒绝恶意,对于那些会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善意,同样也要坚定地说“不”。

    • 当然,既然是好意,就只能“婉拒”。但是,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,就是只做到了委婉,却没有拒绝。比如,在拒绝的时候说:“不好意思让您破费啦!这怎么能行呢?真的不用了!”这样说,对方当然分不清楚是真拒绝,还是纯粹的社交辞令,最后很可能会把你的客套当成笑纳。

    • 其实,如果想要明确拒绝,又同时给对方留个台阶,你可以先感谢对方的好意,再说明自己无福消受,这礼物对你来说其实是个累赘。送礼的人,他们的心态其实非常微妙,很多时候,他们希望得到的只是一种心理的满足感。其实不一定要收下礼物,只要你表达了感激,他们就会很开心了。所以,第一步要先安抚一下对方,表达你的感谢。

    • 接下来,则是要明确指出这个礼物并不适合你。你需要明白地表达,对方的好意会造成你的不便。如果怕伤到对方,这里有个小技巧,就是把责任拉到自己头上——承受不起这份礼物,是我自己的问题,是我无福消受,并不是你送的礼物不好。

    • “无福消受”这个说法很妙,意思是:“你送的礼物很棒,但是我配不上,硬要塞给我,一定会造成困扰,你也不希望这样吧?”你把球踢回给对方,人家也就不会有什么理由逼你了。
    • 具体来说,如果要回绝堂姐说你不需要她的衣服,这里要强调是自己穿衣风格很固定,不是她送的衣服不好,是你没办法好好搭配,只能无福消受她的好意。这样一来,不仅能明白地拒绝,也不会伤害对方。
    • 拒绝请客的正确打开方式,认真你就输了

    • 请客这回事,是一种人情,而人情是不能被逼的。如果你是主动去埋单,那么大家会感谢你;可是如果是被大家怂恿才埋单,那这个请客的人情就没了,到时候明明付了钱,局势却变成“你不请就是不给面子”,这样就不对了。所以,你如果不好意思拒绝请客,往往会既空了荷包,也没人领你的情,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。

    • 其实,当别人起哄怂恿你请客的时候,最好的应对就是“别当真”。你可以把这当成是饭桌上开玩笑的一种方式,既然对方可以起哄,你也可以起哄。既然都是玩笑话,那不管是答应还是拒绝,当然就都不伤感情了。
    • 比如,遇到起哄,你可以拿“起哄”本身开涮,也就是把这话当成玩笑来回应:“可以啊,那你下次要请我吃什么呢?请我吃法国大餐吗?还是请我去米其林餐厅吃呢?”这样一来,很可能大家哈哈一笑,事情就过去了。另外,你自己也可以主动出击,用一些听起来荒唐的理由,让这件事变得更像玩笑,理由越荒谬越有效。比如你可以说:“今天吃这么点东西,就叫我请客,太不给我面子了!不请!”你也可以说:“我是老板、我是有钱人,有钱人就是任性!所以我说不请,就是不请!”
    • 如果不想单纯起哄,也可以起哄其他老同学,顺便回忆当年的情谊。比如说:“我今天可以请客,可是下一次就应该换班长请客啦!篮球队长也别想逃,班花也要准备好请客哈!”

    •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理由根本不算理由,但这些不算理由的理由,在这种场合反而合适。别人瞎起哄,那你也凑热闹就好。认真想个理由出来,说这个月手头有点紧,反而有点扫兴。这里的关键不是“说什么”,而是“以什么态度说”。如果是以开玩笑性质的“斗嘴”的态度,说什么都不会伤感情的。进一步说,正因为是同学聚会,气氛越轻松越好,开玩笑才是正常的。当然,如果你不想开那么多玩笑,而是想要把心里的话传达给大家,那你可以很轻松、也很诚恳地告诉大家:“大家都是老同学了,老同学面前,哪有什么老板啊!”话讲到这里,应该就没有人会再逼你请客了。

    • 很多时候,别人说话都是半开玩笑半认真。你如果当成玩笑,那就是玩笑;可是如果你觉得困扰,那就应了那句话——“认真你就输了”。

    • 拒绝孩子,从说出你的“舍不得”开始

    • 很多父母会因为自己“负担不起”,反过来指责孩子“不应索取”。为了避免愧疚而迁怒于人,不仅会伤害亲子关系,更会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。
    • 比如小孩想买玩具,爸妈心里觉得浪费、舍不得,但说出口就变成:“上个月不是才买给你了吗?每次都这么快又想要,你这样喜新厌旧,实在太浪费钱了!”
    • 爸妈这样说,是把愧疚感转移到孩子身上,让孩子觉得:“我提出要求,是不应该的;我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,是不对的。”孩子会持续感受到“提要求的罪恶感”,害怕提出要求。等到有一天,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,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害怕太麻烦别人,或是害怕被认为太自私,而不敢求助。而孩子这种错误的观念,则是来自爸妈另一种错误的观念:他们觉得“舍不得给孩子买东西”是错的、是有问题的,好像不能满足孩子,就是自己的无能或者自私。如果被孩子发现父母自己在满足欲望,那就会很羞愧。而正是因为爸妈想逃避这种愧疚和罪恶感,才在无意间把孩子当作代罪羔羊。

    • 事实上,不管是孩子或是父母,“有欲望”都不是一件错事。孩子想要买新玩具,这个需求很正常。妈妈想要买一条新裙子或是爸爸想要多看场电影,这也很正常。而想要的事无穷无尽,肯定不是每个欲望都能被满足。换句话说,“无法满足别人的欲望”也不是一件错事。

    • 所以,既然每个人都没错,作为父母就既不要觉得有罪恶感,也不要指责孩子有欲望。父母完全可以大方地向孩子坦陈:“我知道你很想要,但是价格实在有点贵,我真的有点舍不得。咱们看看有没有办法找人借来玩好吗?”这句话同时表达了三个关键信息:(1)你的欲求是合理的;(2)我不能满足你也是合理的;(3)我们可以一起面对问题。

    • 当然,孩子听到之后可能还是会哭闹,但他也必须学会这个重要的人生课题——体谅别人的不足。孩子需要知道,他确实可以有欲望,但不是他想要就一定能得到。孩子也必须了解,别人有别人的极限,他不能因为需求没有被满足,就觉得生气、不满。就像他有欲求很正常一样,对方没有能力满足他,这也很正常。向孩子坦陈真相,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密切,让家庭更团结。这是因为,如果爸妈用“你要求太多”“你没有天分”为由拒绝孩子,那就是站在了子女的对立面。但如果你是说“家里实在没有钱,负担不起”,这就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,而是整个家庭要作为整体去面对的问题。孩子作为家里的一分子,自然会跟父母站在同一边。你可以告诉孩子:“我也觉得学音乐很棒,那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,有没有更便宜的学习方法?”让孩子跟你一起解决问题。解决的方法,可以是买一些书自己研究,也可以是全家人一起存钱,等之后再请老师来教。就算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式,也会收获“一起解决问题的亲密感”。

    • 五、用说话促进人际的关系

    • (一)会聊天不靠信息靠情绪

    • 聊八卦的正确方式

    • 聊八卦,本身不是一个问题,但打听八卦会出问题。

    • 非对方主动表示过哪些话题是不能聊的,不然你很难预估他的底线。如果不知道对方的底线在哪儿,在聊八卦之前,就需要一句“问路石”给话题排雷——投石问路,了解一下对方对这个话题是否敏感。

    • 使用“问路石”的优势,就在于它更保险。比起直接问对方有没有谈恋爱,你先投石问路地表示“我是不会问你的”,就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进可攻、退可守的语境:如果对方乐意分享,那这句话就可以作为一个引子,引导对方开始讲自己的事;如果对方并不愿意讲,这句话也给他留下了足够的“余地”——虽然你问了,但是说不说完全由对方决定,你没有任何强迫的意思。他只需要冷处理或者不正面回答你,你就能了解他的意思,场面也不会尴尬。然后再表示你的关心:“我不会打听这种事,但是如果你想讲,我是很乐意听的。”这样说,就是把“问答”变成了“分享”,让对方感觉主动权在自己手里。这样一来,你就创造了一种进退皆宜的语境。如果对方乐意分享,你们就开启了一个愉快的八卦话题;如果对方不愿意讲,你也给了他拒绝你的空间,你们可以换一个话题。

    • 人很有意思,你越是逼问,他就越不愿意说;相反,你表现得若无其事,对方反而会更愿意主动分享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故意表现得“我不是很好奇,你不一定要回答”,反而会增加对方主动分享的概率。就算最终对方不愿意分享他的情况,你光是表示“我不会逼问你……但如果你想聊,我也很愿意听”,就已经传达出你的关心和体贴了。就算不依靠聊八卦或自我揭露来促进彼此的关系,只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,其实就是一种慢慢拉近距离的方法。

    • 其实,很多事情,能聊不能聊,都在两可之间。聊天的方向可以完全不变,只要换个说法,表明自己不是抱着打探隐私的态度,就能把那些吃不准能不能聊的话题,变成拉近你们关系的契机。比如,你看到朋友最近情绪不佳,但又不是很确定他愿不愿意跟你说心事,你就可以用“我不会打听,但乐于倾听”这种投石问路的技巧,表示关心:“看你最近好像心情不是很好,我不会问你发生了什么,但如果你想找人聊天,我随时愿意当听众。”多试几次你就会发现,只要你表达的是关心,而非八卦别人隐私的欲望,对方敞开心扉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

    • 选什么话题,最能跟人拉近距离

    • 比起正面的事,聊负面的事更容易让人有共鸣。事实上,能激发别人聊天欲望的往往不是“话题的精彩性”,而是“话题的共鸣度”。

    • 日本著名的节目制作人美浓部达宏曾经提到过,如果想要跟任何人都有话聊,有五种话题可供选择,刚好堆成了一座“能够引起共鸣的话题金字塔”。从最低层到最高层依次是“家庭”“学校”“饮食”“工作”和“艺术”(泛指音乐、影视、书籍、绘画等各类作品)。

    • 不过,很多人会有个误区,那就是把“找共鸣”当成了“找认同”。结果是这个话题虽然可以聊,但是“聊不开”,也就是缺乏延展性。
    • 比如,如果你说到一件事,对方只是接一句“是哦”,那接下来可能就没话说了。就像同样是聊天气,英国人却乐此不疲,因为英国的天气是以阴晴不定著称的,他们可以从“明天会不会下雨”聊到“全球变暖对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”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预测,聊起来充满变数和趣味,这就是所谓的“延展性强”。可是,如果对方所在的城市四季如春,“天气”就不是个可以延伸的话题。
    • 除了通过“话题金字塔”找话题,还可以搭配使用一个小技巧:从生活中的共同困扰聊起,追求负向共鸣。比起聊双方都喜欢的事情或双方都讨厌的事情,共鸣会更加强烈,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负面优先效应”。

    • 总的来说,结合聊天的“话题金字塔”以及“负面优先效应”,较容易引起共鸣同时也让话题具有延展性的主题是:(1)让自己受不了的地方;(2)学校里的糟心事;(3)不喜欢的食物;(4)工作上的烦心事;(5)接受不了的艺术。除了这五种话题,你还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寻找更多主题,通过无伤大雅的共同吐槽,来拉近与对方之间的关系。

    • 这个技巧不只适用于聊天时跟人拉近距离,只要你想抓住别人眼球、想让别人产生强烈共鸣,都可以利用“负面优先效应”,用大家讨厌的事做主轴。但是,从不喜欢的东西说起,如果双方刚好价值观不同,也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冲突。所以,如果只是泛泛之交,最好还是从“大家都喜欢”的事聊起。毕竟,你得在“聊得深入”和“绝不出错”之间做出取舍。

    • 小心!别做“话题小偷”

    • 聊天的时候,要保持敏锐,时时都要判断对方传达的信号,到底是希望你做听众,还是在寻求共鸣,希望你们彼此多交流?如果他想主讲,你却以为他要交流,就会扫了他的兴;反过来,如果他是想交流,你却唯唯诺诺、不想多讲,那也会冷场。

    • 落差赞美法

    • 夸人的话说不到对方心里去,是因为对方分辨不出来你是不是真心的。

    • 有时候,你真心诚意的赞美,对方听了好像也没有特别开心,没把你的赞美当真。这很可能是因为平时客套话听多了,你的真心也被他当作了场面话。真心却被当成客套,实在很令人沮丧。要避免这种遗憾,你可以使用“落差赞美法”,让你的赞美,真正夸到别人的心里头。

    • 如果你想升级你的赞美,让对方印象更加深刻,就需要使用第二种说法——先坦陈你之前的刻板印象,再告诉对方,你现在看到的优点,是如何扭转了你对他的看法。这就是在靠印象的“落差”,让对方对你的称赞留下更深的印象,而一旦他觉得你是在讲真心话,那接下来你的“反转”,也就是“过去对你的刻板印象是不对的,原来你这么棒”就不会让对方觉得像场面话了。
    • 比如,你可以这样说:“坦白讲,我以前一直以为你是工作狂,除了工作之外什么都不爱,真没想到你竟然喜欢烘焙,而且手艺还这么好!真是想不到啊!”
    • 进一步说,这个技巧中讲的“印象落差”,不一定要由黑转红,只要是按照“原本没想到,现在你居然”这个思路,说出你心里的印象变化就可以了。所以,用“好上加好”的说法,同样也能创造落差感。
    • 比如,你可以这样说:“我原本觉得你挺靠谱的,但我没想到你居然……”停顿一下,语气反转说,“……你居然是这么靠谱啊!”

    • 有落差的赞美,更容易拉近你跟对方的关系。因为直来直去的赞美比如“你烤的饼干好好吃”,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现象。而客观现象是不需要任何感情基础的,也就是说你不需要喜欢他或是了解他,也能称赞对方烤的饼干很好吃。但是,没有感情基础的赞美,往往不会打动人。

    • 但如果你说“我过去只觉得你工作很靠谱,没想到你还这么会生活”,这时候,你就是在传达你对他的看法的变化。而这种话,通常你只会对熟悉的、重要的人说。毕竟,你不会对路人表达你对他的想法,但如果是朋友、家人,你就会乐意把对他的看法说出口。换句话说,当你向对方坦陈他在你心中由黑转红的经过时,他不仅会有成就感,更重要的是,对方会感觉到你是把他当成了自己亲近的人。进一步说,“发现不被注意的优点”,会让对方特别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重视。因为“工作努力做事靠谱”在职场上是一个常见的优点,可是在这个背后,“有生活情趣”则是很少有人会看到的东西。想要夸人夸得有新意,就要留心寻找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
    • 幽默达人的接梗技法

    • 被开玩笑的时候,有时你可能想跟着一起开玩笑,可是却不知道怎么参与进去,甚至有的时候别人把梗都递到你的嘴边了,你却不知道怎样去接住它,只能哈哈一笑就过去了,这很可惜。其实这个时候,最简单的回应方法就是“自黑”,因为大家都觉得自黑的人既随和又有趣。

    • 一个极易上手的自黑技巧就是——比你想的更严重。
    • 举个例子,台湾有个搞笑艺人叫康康,他常常被狗仔拍到换了很多女朋友,这件事常在节目上被人调侃。康康如果辩解“不要乱讲!我没有交过那么多女朋友”就不好笑了,而且还会给人一种“你开不起玩笑”的感觉,这样他就不是搞笑艺人了。而康康回应这种玩笑的方式,就是用“比你想的更严重”来自黑,他是这样说的:“对啊,正因为这样,我在路上看到小朋友都不敢乱打,怕不小心打到自己的!”
    • 就算别人真的是想黑你,他也没有继续下去的动力了。而且,如果对方一开始对你是有恶意的,你只要不把它“当成”一种恶意,而是用开玩笑的方式自己给自己添油加醋,这件事情就会从一个恶意的攻击变成一个玩笑,你反而不会那么尴尬。

    • 如果对方本来就是善意的,朋友之间开玩笑,有来有往才更有趣。这就像是两个人在做抛接球的游戏:我开你玩笑,是在扔一个球给你,如果这时候你板着脸说:“你干吗笑我!”那就是你不想接这个球,让球掉在了地上,非常扫兴。而如果我调侃你,你跟着哈哈大笑,你是接了我扔出来的球,可是你仍然没有把球丢回给我,这不叫作“接梗”,你还是个无趣的人。所以,你接了球光是拿在手上还不够,你还要把球丢回去。丢回去,你这个人才会显得有趣。其实,无论对方扔什么球过来,无论是笑我们胖、笑我们矮、笑我们笨、笑我们是单身狗,如果你想开玩笑想把球丢回去,你都可以用这一招:“其实,比你想的更严重。”

    • 可能有人会好奇,自黑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,为什么这里只教了一招“比你想的更严重”?这是因为,开玩笑接梗这件事,最重要的是反应要够快,当下就要给出回应。如果教你十种技巧,当对方扔球给你的时候,一时之间你却不知道用哪一招最好,想了半天终于想起来“其实,比你想的更严重”,但是接梗的时机已经过了,没人想听了。所以,把一种招式练熟,比一次学十招更有用。我们不是专业的喜剧演员,练好这一招,就可以应付日常的生活了。

    • (二)安抚对方内心的小孩

    • 倾听最好的方式就是“我知道你很难过”

    • 小孩的情绪特别敏感,当他抱怨的时候,如果没有正确回应他的情绪,就可能变成人际互动的错误示范,并且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。

    • 家长在安抚小孩的时候,非常容易犯下三种错误:否定、说教、偏袒,而这很容易破坏亲子之间的信任。

    • 首先,所谓“否定”,就是不承认小孩的感受。很多父母都会觉得,小孩子喜欢对自己的感受小题大做、夸大其词;甚至会觉得,孩子的很多负面感受根本就不应该存在。比如,小孩告诉你,他遇到了一件难过的事情。这时候你跟他说:“这没什么大不了的,你不用难过,睡一觉就没事了。”这看起来是在指导他如何渡过难关,实际上却是在否定他的感受。这会让小孩很受伤,因为他讲了自己的真实感受,却被当成一种不应该有的错误。那么下次,小孩又有什么情绪,就会不想跟大人多说。大人问起的话,他也只会敷衍说“没事”。因为上一次的经历,让他形成了一个印象,那就是大人根本不会认真看待他的情绪。所以说,否定别人的感受,不会让这种感受消失或是让他变勇敢,而只是会让他学会隐瞒而已。

    • 其次,所谓“说教”,就是讲大道理教训人。比如,小孩说他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了,结果你却说:“为什么别人没被嘲笑,就你被嘲笑?你有没有反省过,是不是你哪里做得不对呢?”其实每个人都讨厌别人说教,但是家长在小孩面前,很难克制自己教训人的冲动。因为彼此之间的身份关系,让家长觉得自己有义务、有权利随时说教,尤其是小孩在吐苦水的时候,他都是呈现出很脆弱、很受伤的那一面,这时候家长就更容易把自己当成心灵导师,要对他好好开导一番,但结果却只是让小孩更讨厌跟家长交流。

    • 最后,所谓“偏袒”,就是非理性的站队。你毕竟不是当事人,很多情况都不了解,第一时间就站队,肯定是在偏袒。比如小孩跟你抱怨:“老师太可恶了!”结果你却数落他一顿:“你怎么可以这样说老师!老师总比你懂得多!”这就是在偏袒老师,你像这样胳膊肘向外拐,小孩当然会很失望。不过,反过来偏袒小孩,也不是件好事。比如你随口附和他说:“对!这老师太不像话了!凭什么当老师!你怎么会这么倒霉,要被他教?”这种说法,会让他越发觉得自己可怜,也更加怨恨老师。其实,小孩抱怨归抱怨,通常只是想发泄情绪,发泄完也就没事了,隔天终究还是要回到学校,去跟老师相处。如果你过度偏袒小孩,随便附和他去诋毁老师,就变成不负责任地煽动情绪,也没有起到安抚的作用。

    • 真正适当的安抚方式,应该是“观察”和“描述”对方的感受,让他知道,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绪,并且有耐心认真听他说下去。比如你可以说:“嗯,我感觉到你是真的很难过。我能做些什么让你心情好一点吗?”或者是:“嗯,看来老师真的让你很委屈,你觉得哪些地方他是在冤枉你呢?”请注意,按照这样的讲法,你既没有否定他的感受,也没有试图说教,也没有表态支持哪一边,你只是在“描述”而已。但是只要小孩感觉到,你有接收到他的情绪,他就会很受安慰。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够信任你,把你当成一个安全的情绪出口。那么接下来,他就会进一步地向你宣泄情绪、诉说苦恼。别担心,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减压过程,有什么道理可以等他冷静下来再谈。

    • 不只是大人对小孩,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,你也要尽量用观察和描述,来取代否定、说教和偏袒。比如朋友抱怨工作压力,你不应该说:“工作就是这样,你不要想太多,好好做就是了。”而应该说:“听你这样说,压力肯定很大吧,你是觉得老板偏袒同事,对吧?”这样,对方才会愿意跟你深聊下去。

    • 你的孩子有没有“安全角”

    • 当“情绪共鸣”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,就意味着问题真的比较严重了。像上一篇提到的“被老师批评”这样的事情,家长只需要让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就好,可是遇到“校园霸凌”这种事,家长就必须介入了。不过,这时候父母经常有个误区,那就是希望借此机会教育孩子,让他们对一些平时听不进去的道理更加上心。可是这样一来,在孩子心里,父母就不再是“安全的依靠”,而这对亲密关系的伤害是根本性的。

    • 要避免这样的家庭悲剧,父母在进行亲子沟通时就必须意识到,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,要在第一时间成为他的“安全角”。人跟动物一样,在外头受伤了,就会本能地想躲起来,找一个让自己有安全感的角落,去安心地舔舐伤口。这个地方,就是“安全角”。

    • 遗憾的是,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,自己首先是安全角,然后才是管教者。结果,小孩子期待的是安慰,等来的却是教鞭。因为很多父母误以为,趁着孩子受挫折、受打击的时候,来点严厉的教育,有利于小孩成长,但这其实大谬不然。

    • 教导孩子这种事,学校能教,别人也能教,事前能教,事后也能教。然而在事情刚刚发生,孩子正沉浸在委屈情绪里的时候,父母能带给孩子的安全感,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。所以,对小孩来说,如果他在自己心中的安全角,得到的不是抚慰而是另一波刺激,那么他所能学到的唯一一件事,不是自己错在哪儿、以后应该怎样改进,而只是认识到“这个地方不安全”。久而久之,他就会开始疏远父母,遇到什么挫折也不想跟父母说,有什么心事,也不想跟父母倾诉了。

    • 父母应该要有一种自觉:当小孩遇到伤心事,跑来跟你诉苦的时候,就表示你是他的安全角。也许,小孩频频找你抱怨的,都是些芝麻小事,让人听得很不耐烦,甚至这些事情,本来就是你一直在提醒他,而他却一直当成耳边风的,现在闹成这样完全是他咎由自取。但是无论如何,你都要知道,小孩子第一时间向你求助,是一件非常温暖也非常可贵的事情。因为在这一刻,你是他心目中最安全、最信任的人。

    • 你完全不用担心,成为“安全角”就是无原则的溺爱,就不能再对孩子进行管教和指导。比如,小孩抱怨学校有同学欺负他,你说“别担心,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”,而不是“太不像话了,我找他们去!”其实就是在表明一种“无条件的支持,但不是无条件的袒护”的态度,而这才是“安全角”的意义所在。进一步说,当你们真的“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”的时候,孩子一定会发现,“团结同学”正是题中应有之义。只是这时候,你不需要通过指责和伤害感情的方式来表达这个道理。在表示支持的前提下讲道理,对方才能听得进去,你也才能实现亲情和说理的双赢,这恰恰是“安全角”的意义所在。

    • 要维护安全角,并不是说你不能提醒小孩,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。假如你带小孩去逛街,可以警告他说:“不要到处乱跑,很容易摔倒!”这样讲没有问题。但是,如果小孩乱跑,不小心真的摔倒受伤了,这时你再去责骂他,就是在破坏安全角了。

    • 这些沟通的道理,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,也适用于恋人和朋友之间。当对方向你倾诉的时候,无论你觉得对方的痛苦是多么无聊、多么不值一提,你都要了解一件事——他正在把你当成安全角,而这是很难得的信任。就算你有再多的道理要分享,也要在“我是你的安全角”这个前提下展开。

    • 伴侣吃醋了怎么办

    • 其实,吃醋是一种攻击性的心态,不单单是因为爱,也不单单是因为小心眼或是不信任。它真正的根源,是来自对方的“不自信”,也就是缺乏安全感。所以,你应该换个思路,不要跟另一半争对错,而是要解决问题的根源,也就是让对方自信起来。会吃醋,就是因为人总会比较,比较了就会自卑,自卑了就会吃醋。要解决问题,你就应该主动建立情感关系里的安全感。

    • 而要通过“增强自信”来建立安全感,具体的方法有三个:(1)吐槽吃醋对象;(2)反过来吃对方的醋;(3)把吃醋变成秀恩爱。

    • 第一招,所谓“吐槽吃醋对象”,其实就是消灭伴侣的假想敌,即另一半吃醋的对象,可能是请你吃饭的老板、青梅竹马的老乡、高富帅的老同学等。你大概能猜到这些人身上有哪些地方是你的伴侣觉得自己比不过的,然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地进行吐槽。比如:学历高的,你可以说他是书呆子;有钱的,可以说他品位差;年纪轻的,可以说他幼稚;长得帅的、漂亮的,也可以说他徒有其表没有内涵。就算对方哪里都好,你还可以吐槽三观不合,根本聊不到一块儿。

    • 第二招则是“反过来吃对方的醋”,不过这不是教你倒打一耙,而是帮对方提高自信。另一半之所以会吃醋,是怕你并不在意他,这时候如果你“以毒攻毒”,找个机会对他吃点小醋,表现出很在意他的样子,恰恰治愈了他的痛处。而且,当对方反过来让你“别瞎想”的时候,将心比心,也会觉得自己之前确实是想多了。

    • 最后一招“把吃醋变成秀恩爱”,同样是基于“赞美”这个思路。真心相爱的两个人,彼此之间一定有很多默契是别人无法领会的。所以,当另一半觉得别人会把你抢走,或者你会喜欢上别人的时候,打消疑虑最好的办法,就是向对方证明:你们之间的默契是独特的,是别人不可能取代的。这其实是通过赞美你们之间关系的独一无二,让对方产生安全感,是一种最高级的“秀恩爱”。

    • 想让对方更自信,就需要学会夸人。而夸人要夸到心里,不能只夸表面的优点,而是要发现对方独特的、不会被取代的特质。比如,他是如何让你开心、如何让你觉得他了解你,或是他有什么气质,让你特别喜欢跟他待在一起。这些另一半独有的特质,才特别能建立他的信心,让他产生安全感。

    • 怎样让悲伤的人振作起来

    • 劝一个人鼓起勇气,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,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,就在他自己身上。

    • 对于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的人,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:一种是对他百依百顺,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,让他心里舒服一点,早点走出这段阴郁的日子;还有另一种刚好相反,则是希望通过当头棒喝,让他醒悟过来,知道不能任凭自己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。可是,这两种做法都有问题:顺着他,可能让他在情绪中陷溺得更深;而直接骂他,又怕他承受不住。所以,鼓励一个人,既不能完全顺着他,也不能过度激烈,而是应该去唤醒他的另一种角色意识,然后再对他进行疏导。这在心理学上叫作“意识唤醒”。

    • 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很多角色,对父母而言你是子女、对妻子而言你是丈夫、对老板而言你是下属、对同事而言你是伙伴……每一种身份,都对应着不同的责任,当你想起这些身份的时候,自然就会想起有些必须做的事情。遇到巨大的打击时,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紧抓着自己“被影响”的那个角色不放,而抛下了自己背负的其他角色。
    • 比如,当一个人父母过世的时候,他会非常哀痛,以至于满脑子都只剩下一种角色,就是“我作为子女,此时是多么绝望”,却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和责任。
    • 再比如,小朋友害怕打针,你就可以说:“你看,旁边那个小妹妹也很害怕,你是大哥哥,给她做一个榜样好不好?”这种说法,其实也是一种“意识唤醒”。小朋友会想,自己虽然还小,但毕竟也有一定的身份和责任,装也要装出勇敢的样子。

    • 所以,当你要劝一个人走出悲伤、鼓起勇气的时候,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,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,就在他自己身上。只不过这种力量有时候被隐藏在某一个身份里,暂时被我们忘记了,需要被人唤醒才会激发出来。你不可能说了一段话后,就直接抚平了他的悲伤,让他变得无忧无虑。你能做的就是唤醒他,帮助他想起他是谁、应该做什么。

    • 并不是所有的伤痛,都需要鼓励对方早点走出来。很多时候,对方只是想找人吐吐苦水,并不是真的深陷情绪,这种状况就不需要使用“意识唤醒”的技巧,而是要聆听、表示理解。

    • (三)亲密互动的特殊规则

    • 让关系变得更亲密的“悲惨法则”

    • 一般人都有个误区,以为自己必须够优秀,才能赢取大家的青睐,让人愿意亲近。所以,为了维护形象,很多人便拼命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,而对于自己狼狈的一面,则绝口不提。

    • 然而真相可能正好相反。根据著名心理学家西德尼·朱拉德(Sidney Jourard)提出的“自我揭露”理论,跟一个人相处,能感觉到多大的亲密感,取决于知道对方多少私密的事。越是推心置腹,感情就越紧密;反过来说,越是对私事顾左右而言他,就越代表彼此的关系有一定的距离。这就难怪,有些人虽然时刻保持开朗外向的形象,但是谁都觉得跟他没什么深交。因为别人如果只看到优点,就会觉得:“这个人固然好,但跟我总像是隔着一层,感觉不够亲密。”所以,用六个字简单地概括“自我揭露”的法则,那就是:“晒秘密,换感情。”

    • 要适当地分享秘密,可以参考一个说法:“我有一次很惨,但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,不过让我印象很深。”有的秘密只能自己偷着乐,如果价值观不合,对方就不太能接受;有的秘密,属于对别人私下的议论,如果对方不能替你保密,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。而最适合分享的隐私,是那些“谁都会觉得很糗的蠢事”。
    • 比如由于能力不足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悲惨经历。这种糗事不会伤害任何人,只会让对方觉得,你既然愿意分享,肯定是把我当成了自己人。比如你曾经因为工作失误被老板骂,结果在办公室控制不住自己号啕大哭;你曾经因为自己的幼稚行为,弄得另一半很不开心;等等。
    • 不用害怕失去形象,事实上这些糗事才能真的拉近彼此的距离。在这方面,心理学家威尔斯(Thomas Ashby Wills)有一个暗黑的发现:很多人其实是通过“向下比较”,来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。面对比自己优秀的人,很容易产生嫉妒跟压力。但是发现别人不如自己,就会更容易产生亲近感和同情心。换句话说,你的缺点跟失败,反而是最适合增加亲密度的话题。

    • 找对了分享秘密的类型,下一步就要让对方知道: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,我可以用积极的态度谈论不堪的往事,这表示我已经走出阴影了。人的心理很微妙,一方面想听你说不堪回首的往事,以表明大家是自己人;但另一方面,大家又害怕你讲得太惨。因为你一旦在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出深刻的情绪困扰,对方心中就会产生“救助的压力”,好像他们突然变得有义务来帮助你、安慰你。这时候,别说亲密感了,对方恐怕只会想着怎样逃离你。因此,分享自己的惨事,还必须加上这么一条——“还好事情已经过去了”。这样一来,对方才可以隔着一段距离,安全地欣赏你的悲惨故事。让他知道你之所以会分享这个秘密,不是因为现在还深受其扰,而单纯是因为印象深刻。更不用说,对自己过去的惨事,态度越是正面积极,越会给你带来反差的印象加分。

    • 所谓“悲惨法则”,不是真的哭哭啼啼,而是隔着一段心理距离,安全地回顾之前的遭遇。把过去的悲惨经历当成一个笑话来讲,不只是给对方减压,也能使自己真的不再耿耿于怀。

    • 怎样既分享秘密,又让对方保密

    • 遇到不适合张扬的事,守口如瓶当然最好,但是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做到。既然是你先忍不住要告诉对方一个秘密,对方也有很大可能忍不住分享出去,差别只是“对谁分享”而已。所以,分享秘密之后,与其不现实地要求对方“谁都不能说”,还不如特别强调“哪些人不能说”,更能让对方帮你保守秘密。

    • 坦陈秘密很轻松,但反过来说,“听秘密”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。一旦听了秘密,对方就会陷入一种“又甜又苦”的处境。甜,是因为对方觉得被信任,这是一件愉悦、很有成就感的事;苦,则是因为现在变成他要背负你的秘密,不知道可以跟谁分享。所以,这时候要求对方“千万保证谁都不能讲”,既不厚道也不务实——明明是你自己因为藏着秘密太痛苦,才要分享出去,现在自己轻松了,就不顾对方的感受,希望对方替自己保守秘密,这叫不厚道。更何况,你分享的秘密越有趣、越重要、越难得,对方就越想把秘密分享出去。所以,要求对方谁都不能说,这叫不务实。

    • 换句话说,你要不就相信朋友的判断,信任对方不会跟不恰当的人说,要不就提醒对方:“那个某某某,他很大嘴巴,千万不要让他知道。”或是:“这件事别让公司的人知道,特别是我们同一个办公室的人。”让对方了解你的顾虑,请他特别注意,这就足够了。
    • 比如,你对老板的抱怨,最怕的是被你的同事们知道,而如果听到这些抱怨的朋友,是跟他的家人讲、跟工作无关的人讲,这就无伤大雅。朋友把秘密说出来,他会变得轻松一点,你也不会因此受伤。
    •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:实在不能让人知道的秘密,最好谁都不要说。但凡把秘密告诉别人,就要做好全世界都知道的准备。不过,在日常生活中,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大压力。你可以在分享秘密时,给自己设定一个“安全层级”:离秘密所涉及的利害关系越近,不管是离事件近,还是离当事人近,都要更小心地分享秘密。反过来讲,离秘密的利害关系越远,就可以越放心。

    • 孩子闯祸了,应该怎么教育

    • 孩子知道犯错的“后果”,只会惧怕惩罚;孩子知道犯错的“因果”,才能学习自律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牛奶没喝完为什么又没放回冰箱?!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喝过的牛奶不放回冰箱的话会坏掉的!”
    • 谁的童年不闯祸?孩子年纪小,犯错是很正常的,重要的是在犯错之后怎样教导。责骂只会让孩子知道这件事的“后果”,也就是老师或者家长很生气,会有相应的惩罚;而解释错误行为的“因果”,也就是告知孩子,这件事在客观上会造成什么影响,他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,从而学习如何自律。

    • 比起责骂孩子,告知孩子客观的事实会让孩子更好地成长。用责骂的方式,是在用“恐惧感”驱动孩子改变自己。一开始可能会有点用处,但是孩子害怕久了,可能会出现两个极端:一是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,也就是叛逆;二是过度在意别人的感受,也就是自卑和敏感。显然这都不是最理想的结果。退一步说,就算孩子的心态没有失衡,可是因为师长的逼迫他才愿意改变和成长,那师长不在身边的时候,他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管理的能力。很多孩子离开家去外地上学,生活突然之间就完全崩盘,就是因为爸妈过去管得太多、太细、太严,一旦没人管理,生活就会像脱缰烈马,彻底失控。

    • 相反,如果你告知孩子,他的选择在客观上会带来什么结果,那么要不要改变就是孩子自己的决定。理论上,他可以做出任何选择,但同样也要承担相对应的代价,这样他就不只是在听你教训,更是在学习如何自律,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经过这样的过程学到的道理,才真正是他自己的。就算将来身边没有父母师长的监督,他的生活也不会失序。当然,以这种方式施以教导,孩子并不是每次都会做出让你满意的选择。但我们要了解,“自律”是需要练习的。虽然他有时候会选错,但只要他能从中学到经验教训,就会慢慢学会自我管理,从而变得成熟。

    • 这样的沟通技巧,不只可以应用在孩子身上,在成年人身上也很管用。因为很多成年人也是有点孩子气的。比如在职场上,直接责骂下属“你怎么又迟到了,这个月第几次了”就很容易让他有“主管又在找我麻烦了”的情绪。但是,如果你告诉他:“你一迟到,老板早上找不到人,就要其他同事帮你顶上,甚至可能会害他们被骂,你有考虑过他们有多委屈吗?”让他明白他的行为会造成哪些影响,他就知道不是你在找碴,也就更容易引导他主动去解决问题了。

    • 亲人面前,怎样保护私人空间

    • 亲人之间,之所以很难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私人空间,一是因为对方的“侵犯”,往往是打着“关心”和“帮助”的旗号。比如长辈喜欢经常到你家来,帮你收拾一下房间或者带带孩子。这样一来,你维护私人空间的态度,就很容易被理解成“不识好歹”“嫌弃老人”,当然也就很难开得了口。再者,年轻人和老年人在很多观念上都会有分歧。像是“私人空间”这件事,很多老人家可能因为没有这种需求,也就不太能理解年轻人对私人空间的渴望。

    • 当你想跟对方讨论一件事的时候,如果对方从根本上就不认可讨论的前提,那沟通就很容易造成误解。类似“常见的说法”用的表达方式,很可能让婆婆觉得你是在嫌弃她。

    • 可能你没有嫌弃的意思,但很难说婆婆不会往这个方向去想。即便婆婆知道了你的需求,也照办了,但她也未必能真心接受和理解,长久下去心里难免会有疙瘩。

    • 在亲人面前,真的就不能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吗?也不一定,你可以以退为进,提醒他们:你想来帮我当然很好,但是“被需要”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。
    • 常见的说法:“妈,您不用每天来,我自己能照顾好宝宝,您偶尔来看看就好。”
    • 更好的说法:“妈,如果您要过来的话,麻烦您每天下午2点到4点,务必过来照看小孩。这时候他精神特别好,又爱疯又难哄,可麻烦了!”
    • 关于“把兴趣变成责任”,有个流传很久的老故事可供参考——有位老人觉得楼下天天有孩子来踢球很吵,但又不好直接把他们赶走,于是他采取迂回的方式,先对这些孩子说:“你们踢得太好了,我很喜欢看,你们可不可以每天都过来踢球?我每天付给你们20块!”孩子们当然很高兴,每天都过来找老人拿了钱然后踢球。
    • 过了几天,老人又对孩子们说:“哎呀,实在抱歉,最近手头紧,每天只能给你们10块钱了。”孩子们当然不太情愿,但还是照旧拿了钱踢球。又过了几天,老人对孩子们说:“非常抱歉,最近钱不够用得省着点花,要不,每天给你们两块钱可以吗?”孩子们这下生气了:“两块钱就想雇我们踢球?没门!”一赌气,就再也不来这里踢球了。
    • 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一个笑话,但很多情况下,人的心理真的就是这样:当一件事从“我想要这么做”变成“我被迫要这样做”的时候,人就会失去内在的驱动力。如果这件事回报太少,甚至是费力不讨好,人就会渐渐产生排斥的情绪,最后不愿意再继续。也许刚开始她还会满口答应,但是久而久之,一定会找理由推诿,这时候你就可以顺水推舟地表示理解和体贴,反过来照顾她的感受,让她可以不必天天都来了。相对于你直接对她说“您不用来了”,这个结果要好太多了。

    • 很多被迫帮忙带孩子的老人,常常会抱怨没有自己的生活。人就是这样,不被需要的时候觉得很失落,但是真正被需要的时候,又会意识到自己也是需要私人空间的。所以将心比心,想让别人尊重你的私人空间,最简单也最不伤感情的办法,就是提醒对方注意,私人空间是相互的。

    • 六、用说话理解自己的内心
    • 除了待人接物之外,情商最重要的体现是说话。而高情商人士的说话技巧,其实并不复杂,总体原则是“理解他人”和“理解自己”。因为理解他人,所以不会固执于自我视角,有足够的思想弹性,既能够充分理性地跟人沟通,也能够照顾到别人的情绪。因为理解自己,所以能够平等待人,在跟人交流的时候懂分寸知进退,既不会咄咄逼人,也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。
    • (一)思想弹性,决定沟通的可能

    • 深度沟通的诀窍:不要预设对方的意图

    • 如果你只听到了自己想听的,那就等于你没在听。

    • 跟别人沟通的时候,最麻烦的一件事,就是我们的脑子动得比嘴快,常常会急着想要知道对方说这些话的意图是什么。也就是说,当别人的话还没说完,有时才说了开头,你的脑子就已经等得不耐烦了,于是你就预先揣测对方说的这些话,目的是什么,并且根据你的揣测进行回应。这种情况有点像我们在网上看剧,有时候会嫌剧情进展太慢,于是忍不住拖动进度条或者按快进,看看后面的剧情会怎么发展。但在真实生活中,我们没办法拖动进度条,也不能按快进。所以,我们只好在内心深处偷偷地“快进”,也就是在人家话才说到一半的时候,你就以为自己掌握了足够的信息,帮对方得出“你就是这个意思”的结论。

    • 比如,对方找你诉苦,很可能只是想倾诉,可是你会觉得:“你说这些话就是为了要抱怨!”然后就聊不下去了。又比如,同事只是说了几句你在工作上的问题,你马上在心里总结:“他就是想要让我背锅!”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。这种行为,就叫“预设对方的意图”——在真正的沟通还没产生的时候,大脑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理解这一切,想要为这段对话定调了。正因为如此,生活中有很多沟通都是表面的,并没有真的有效交流。有时候,你看到一个人在跟别人叽叽呱呱、你来我往地聊天,但事实上,他从头到尾可能就只是在跟他心中所预设的、所假想的那个对象在说话。

    •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沟通时,会经常讲这样一句话:“你等一下,我不是这个意思……你没有弄懂我的意思……”人与人之间,真正的沟通其实是很少见的。我们都是一边听对方说,一边在预想:你就是这个意思!所以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我们大部分的对话,都是在跟自己的想象对话。而那个正在跟我们说话的人,他其实只是个道具,负责“扮演”某个正在指责我们的角色、正在推卸责任的角色、正在提出要求的角色、正在炫耀他自己的角色……但是,这很有可能并不是对方真实的样子。

    • 什么是情商高?很多人认为沟通时应该“对事不对人”,但事实上,“对人不对事”才有可能做到深度交流。对事不对人的时候,我们会一直在想:“你现在跟我讲这个,是什么意思?”这时候,“你”不重要,“什么意思”才重要。我们会一边听一边想:“你是不是要告诉我这个……你是不是希望我如何如何……”这时,我们是在跟自己的想象对话。而对人不对事是指,比起“事”,我们更在乎“人”。不预设你的任何意图,而是关注于跟你的沟通,通过交流一步步了解你在想什么、你有什么样的需求、此刻有怎样的感受。

    • 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

    • 当双方意见不一,或是一方说了很难听的话,如果你坚持要分对错,那么你越争执,对方的意见在冲突中就会变得越极端,而且越来越坚定。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,冲突自然就越来越激烈。

    • 而有一种沟通方式,既不需要你委曲求全,又可以防止争执越演越烈,那就是跟对方表示理解,但是要强调“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”。

    • 表示不同意很容易,但是表示理解又不同意则需要技巧,具体有两个步骤:(1)善意解读对方的话,问他:“我确认一下,你是这个意思吧?”(2)假设一个恶意的解读,再问对方:“你应该不是这样想的吧?”
    • 举个例子,如果有人认为“女主内男主外是天经地义”,而你与他的看法不同,如果采取直接反驳对方的方式,说:“我不同意!女生凭什么只能待在家里!现代女生也是很优秀的!”不仅不能改变对方的想法,反而可能引发一场争吵,甚至让本来有理的你,显得“无理”和“无礼”。
    • 在这种情况下,你就可以通过“我理解了不等于我同意了”这个技巧,使得对方的态度在不知不觉间往中间靠一点。具体的说法可以是:“我确认一下,你觉得男女有别,女人有女人应该做的事,而男人则有男人应该负的责任,对吧?所以,我想你的意思应该不是说,女人比较没用,所以只能待在家里,对吧?”这样说,一来可以表示,你认为对方没有恶意,所以才用善意解读他的意思,降低对方心里的抗拒。二来,因为你故意假设了一种更恶劣的情况,逼问对方他是不是这个意思,他当然会否认,说他并没有觉得女人比较没用。一来一往之后,原本你跟他针锋相对的立场,不知不觉就会变得比较缓和了。
    • 这种协调冲突的说法,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实用。
    • 比如,如果你想当画家,而家人很反对,你应该先跟父母说:“爸妈,我确认一下你们的意思,你们是不是担心我如果去当画家,未来的生活会没有保障,担心我将来要吃苦,对不对?”
    • 接下来再说:“所以,我想你们的意思,应该也不是觉得我毫无才能,是个废物,走上绘画这条路肯定一事无成,对吧?”通过这两步,你充分表现出理解了对方的意思,那么你与家人之间的火药味就会降低,也就能够好好沟通了。

    • 很多人把“我理解”跟“我同意”当作同一回事,为了不同意你而不想懂你。
    • 比如,常听到有人说“别再跟我说这些有的没的……少扯那些歪理”,这句话的背后意思是:我不想懂这件事情。
    • 而情商高的人,能够清楚分别“理解”和“同意”:就算他反对某个结论,也完全可以理解别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,完全可以理解对方会生气会委屈。

    • “因为我不同意,所以我何必懂”,这是拒绝沟通;“即便我不同意,但是我能懂”,这才是好的沟通者。能分清楚“我理解”跟“我同意”的人,都是弹性非常大、能好好说话的人。这样做,既不用跟对方争吵,也能让你的反对听起来更加合情合理。

    • 用“情绪碰情绪”跟长辈聊天

    • 长辈打听你的近况,其实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获得“信息”,而是希望你能回应他的“情绪”。没有理解这点,就很容易让人觉得长辈问东问西很烦人,而长辈也没有获得他们希望的反馈,当然就不会满意了。

    • 跟长辈聊天的秘诀,不是给信息,而是要在对话中“情绪碰情绪”,不仅你的话要给到,情绪也得给到。更要注意的是,由于长辈没有收到你的情绪,他的期望没有被满足,所以为了逼出你的情绪,他往往会继续追问:“怎么还不着急啊?是不是眼光太高了啊!”换句话说,你以为长辈都喜欢问东问西,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,是你没有适当地回应他们的情绪。
    • 比如,长辈问你有没有谈恋爱,他除了想知道你是不是单身,更重要的言外之意,是表示一下他把你放在心上,想知道你过得好不好。而询问你的近况,就是他传达关心、传达热情的方式,他当然也期待你能回应他释出的情绪。这时候,你如果是规规矩矩地报告,说:“最近工作很忙,没有时间谈恋爱。”长辈就会觉得他热脸贴冷屁股——他是想跟你聊天,又不是来面试你,你怎么能交代一下就完了呢?所以这个时候,他往往会觉得是你不太会聊天,不懂人情世故。
    • 相反,如果想让长辈满意,你应该带着相同的情绪“浓度”去回应长辈。长辈如果很热情,你就要以同样的热情去回复,长辈如果很殷切,那你就要以同样的殷切来回应长辈。这样一来,你就能跟长辈聊得开了。
    • 比如,你可以说:“三姑啊,幸好还有你惦记着我!人家现在还是单身呢!”或者:“唉,我也发愁啊!不过呢,与其找个人来管着我,还不如一个人过自在呢!”这里的关键,是不只要表现你的信息,更要表现你的情绪。也就是说,你是不是单身,想不想脱单,需不需要对方给你介绍,这些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“你对此有什么感受”。
    • 这就是和上一辈交流的特点:聊天,聊的是感情,而不是事情,聊天的目的是要“情绪碰情绪”。然而,这一代人聊天很少表露内心,我们觉得情绪是自己的东西,只流露给少数亲密的人,说给外人听,反而怕给他们增加负担。

    • 当然,不能否认有些长辈的确很八卦,纯粹多管闲事。但更多时候,会跟长辈产生摩擦,其实是你把自己包裹得太严密,没流露出情绪,才会让长辈觉得你拒人于千里之外。

    • 这个说话技巧的重点,不在于你的答案是什么,而在于你的情绪要展现出来。同样以“有没有谈恋爱”这个问题为例,如果你现在更倾向于保持单身,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长辈的关心,那么你可以把你的情绪释放在别的主题上,例如以工作很忙来转移对方的关注点。
    •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:“三姑啊!每天下班后都累死了,哪儿还有心力谈恋爱啊!您知道吗,我那个老板就是个工作狂,周末还要我们加班!”这样说,你的情绪就会强调在工作上面,那么对方接下来会关心的,就是你的工作情况、身体情况。其实,想要引开你不想聊的话题,最佳做法就是在别的话题上给出更多情绪,话题自然就会转移了。
    • 这种跟长辈聊天的诀窍,对于促进和父母的感情也很有帮助。
    • 举个例子,假如你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,父母打电话来问你:“最近工作忙不忙?好好吃饭了吗?”那么爸妈的言下之意不是在问你“工作的繁忙程度”“午餐的菜谱”,而是在委婉地表达:“宝贝,爸妈想你了,我们想知道你最近过得好不好。”所以这时你就得回应他们的情绪。
    • 你可以说:“妈,最近我工作都忙死了!老板看我能干,交给我好几个大项目,你女儿厉害吧!”你也可以说:“放心,我有好好吃饭,公司每天都有四菜一汤,不过比起您的手艺可差远了!”另外,反过来关心爸妈的近况,也是一种给情绪的回应方式。

    • (二)权利对等,才能享受亲密关系

    • 该不该向伴侣坦白

    • 我们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一种情况:随着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,对方会想要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信息,他会想知道你的人际关系、会想知道你过去发生的事情,甚至会想知道一些属于你的隐私。这种现象,在人际沟通中被称为“要求坦诚”,这是一种建立亲密感的过程。而在感情沟通中,判断该不该向伴侣坦白的一个标准,是要先学会去分辨,你的伴侣究竟是想要“了解”你,还是想要“控制”你。

    • 人与人之间,权利跟信息是息息相关的。你对一个人的信息拥有得越多,你对他的控制力就会越强。所以,即便有的时候你没有要控制对方,他的行为也会被你影响。
    • 你可以试想一下,你的另一半在看了你的手机之后简简单单地问了你一句:“这个最近老在找你聊天的男生是谁?他是你同事吗?”他只是这样问了一句,并没有要跟你吵架的意思,而且也可能只是单纯想知道你发生了什么。但是你听完之后,却可能会因为担心伴侣生气,怕他胡思乱想,以致你下次跟这位同事说话的时候,会不自觉地开始拉开距离。
    • 所以,即使是在最不经意的情况下,这依然会造成一种最典型的控制,以致那些在感情中控制欲很强的人,往往都会用“我只是想了解你”的理由来要求你坦白隐私。爸妈可能会拿这个理由看你的日记,伴侣可能会拿这个理由检查你的手机。

    • 这件事的关键,不在于我们该不该向伴侣袒露自己的隐私,而是在于我们要如何分辨,对方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要“了解”你还是“控制”你。这两者之间最明显的一种区分方法是:如果对方是因为想要拉近彼此的距离,是为了要增进你跟他之间的信任感与亲密度,那么你们之间的对话就一定会是双向的。
    • 比如,对方会一边津津有味地想要打听你的过去,知道你生活的细节,同时自己也会忍不住,会主动分享一些相关信息。
    • 如果对方的心态是更倾向于控制,你在说的时候,就不会主动去分享自己的部分。

    • 除了伴侣之间,亲子之间的袒露,也分以“了解”为目的的关心和以“控制”为目的的打探。
    • 比如,如果父母总是询问孩子的情况,但极少分享自己的事情,这可能就是为了控制而非了解。举个例子,爸妈都会问孩子最近在学校怎么样,如果孩子抱怨说考试很难、老师很凶,爸妈几乎从来不会顺势跟孩子分享最近自己总加班、老板也很凶。久而久之,就形成了“我知道你的情况,而你不知道我的情况”的形势,这也是为什么父母教育子女时,总有东西可讲,而子女往往无法反击,因为子女没有父母的资讯。一言以蔽之,通过了解可以获得信息,而信息就是权利。
    • 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,那种“了解欲”特别强的人,其实有时也希望你去了解他。甚至很多人向你提问的目的,就是在等你去问他。在这种情况下,他的目的不是控制你。所以,“了解”和“控制”不需要被一刀切,而应去体会它在每一个人身上程度的不同。不过,你可以以对话频率、主动与否、分享的意愿等作为衡量的指标,高情商的聆听能力就体现在这里。

    • 怎么说服父母

    • 你之所以觉得被父母要挟,是因为你给了他们要挟你的权利。

    • 遇到跟父母意见不同的时候,我们常会觉得爸妈是强势的一方,自己是弱势的一方,被爸妈用亲情要挟,进退两难。这时候,你应该先问自己两个问题:(1)在和父母的关系中,你真的是弱势的一方吗?(2)如果是,那么你是在这件事情上才处在弱势的一方,还是一直都是弱势的一方?

    • 如果你希望父母能同意你和男朋友继续相处,是因为你想要得到他们的祝福,那么在这件事情上,你可能是弱势的。可是要注意,你并不是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,因为亲人之间的需求是相互的。在这个时候,你需要得到爸妈的支持,可是在其他时候,爸妈也需要得到你的关心和照顾。你不想让爸妈不喜欢你,你的爸妈也不希望看到你不喜欢他们。当我们意识到,爸妈也需要我们的时候,我们就可以平等地和他们沟通。
    • 举个例子,在填大学志愿的时候,有位同学的爸妈坚决反对他读中文系,觉得这个专业将来不好找工作,一定要让他去念金融系。可是他是一个非常喜欢文学的人,对于学金融根本提不起兴趣。
    • 而他的应对方法是,跟父母说:“如果我学了我不喜欢的专业,我大学四年一定会过得非常痛苦,你们忍心看到我每天都过得不开心吗?说不准我还会一直埋怨你们。”面对爸妈的要求,这位同学采取的措施是和爸妈表明:如果你们这么做,会让我伤心,我也就没那么爱你们了。最关键的就是最后这句,因为他会意识到,虽然在这件事情上他需要得到爸妈的支持,可从另一方面说,爸妈也不希望失去他的爱。所以父母会想通一个道理,那就是逼迫孩子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,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。
    • 总之,如果你因遭到父母的反对而感到困扰的话,你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:(1)你真的是弱势方,还是你“以为”自己是弱势方;(2)你是在某件事情上处于弱势,还是一直都处于弱势。你需要意识到,你和父母之间除了是亲人,还是成年人与成年人的关系,而成年人之间的关系,本来就是平等的。
    • 一般人的想法是:我与父母之间是不平等的,所以我需要的,是在权利不对等时,能说服对方的话术。而情商高的人想的是:我与父母之间是平等的,所以我需要的,是在权利对等时,方便彼此沟通的话术。
    • 权利是被赋予的,是别人给你的。子女之所以怕爸妈不同意、怕爸妈生气,本质上不是因为爸妈天然有权利,而是子女出于尊敬和爱戴,赋予了父母“可以伤害我”“可以命令我”的权利。

    • 建立亲子之间的平等关系

    • 子女跟父母的沟通,应该是平等的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对话,而不是子女去哀求父母的批准。把这个观念延伸一下你就会发现,几乎大部分亲子问题,都跟平等关系的缺失有关。

    • 成年人的反应一般是反击、接纳、防守这三种。可是,一到跟爸妈沟通的时候,这三种却都无效了,变成了“我爸妈不爱我、不肯定我,他们否定我、侮辱我,我很受伤”,这时候我们不接纳、不反击、不防守。也就是心理拒斥情感受伤,却什么都不做。而且,就算是朋友对你讲了比你爸妈更过分的话,你的反应也都会是接纳、反击,或者防守。可是,程度更轻的话从你爸妈口中讲出来,却让你觉得很痛苦很受伤。这是因为你在跟爸妈对话的时候,在心态上仍然把自己当成了小孩子。即便我们已经成年,可是在面对父母的时候,很多人并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,他们还是会把自己当成小孩。正因为这样,当你用小孩子的身份跟爸妈相处时,在心理上自然会低他们一等,所以你会把对方说的话解读成羞辱和伤害。这也是为什么朋友说很重的话并不一定能伤到我们,而父母的很多哪怕是无心之失,也会让我们念念不忘。

    • 也许有很多人会说:“在父母眼中,不管你长多大,你永远是孩子。”这句话听起来很浪漫,可是在现实当中却很可怕。如果不管你长多大,见到父母都觉得他们是大人我是小孩,那你跟父母之间,就很难产生平等的对话。如果同样的话朋友对你讲你没觉得受伤,爸妈对你讲你觉得自己受伤了,那你可能要反思一下,你有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。你如果主动把自己放进小孩子的模式,就不要责怪爸妈把你当小孩对待。

    • 的确,东方文化里要想跟爸妈平等相处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可是,平等的关系是等不来的。平等这件事,不是等爸妈先接受了,再赏赐给你的。成年人就要做出成年人的样子。

    • 具体在操作时要小心一个误区,那就是有些人会直接说“你要把我当成年人,对我平等一点”,但是这样其实适得其反。因为会这样讲的人,大多还是小孩子的心态,就像说“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”的人通常都是小朋友。而按照成年人的讲话方式是,“你这样讲,会让我有些不舒服”,或者是“你说我做的菜不好吃,可是每个人喜欢的口味不一样,上次你做的汤,老爸不是也觉得太咸了吗”。也就是说,你要直接以成年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,说出自己的道理,而不是强调你“已经成年”这件事情本身。

    • 我们谈平等,不是要你去顶撞父母,因为成年人的平等,也不是见人就顶撞。恰恰相反,成年人之间是有边界的。你开我玩笑,那我也可以开你玩笑,你吐槽我,我也可以吐槽回去,你攻击我,那我就防守或反击,这就是成年人的心态。因此,我们不太会觉得对方是在羞辱我、打击我,因为我是个能够自我防御的人。

    • 改变,一定要从自己出发,不要妄想改变别人。自我坚定,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。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对我们的态度,可是,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父母的态度。你会发现,一旦你对父母的态度改变了,其实他们就伤害不到你了。总有一天,你的父母会从你的态度里理解到:“噢!我的孩子已经长大了!”

    0 Comments